“痒起来的时候太痛苦了,晚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皮疹不仅渗水还破裂,严重时简直‘体无完肤’”……这些都是特应性皮炎(AD)患者们的痛苦日常,他们常年忍受着皮肤干燥、皮疹、剧烈难耐的瘙痒。这种皮肤病给他们的社交、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严重障碍。那么特应性皮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记者采访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张瑞丽。
大咖小传
张瑞丽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皮肤病与性病学教研室主任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博士后
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银屑病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副组长
南京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委员
南京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委员
来源 视觉中国
有家族过敏史的人更容易患病
“特应性皮炎,其实就是有特应性病史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张瑞丽主任告诉记者,而所谓“特应性”,就是如果患者个人或家族中有特应性疾病史,或者证实有IgE抗体,或者两者都有,都可以称之为“特应性”。“比如患者的家族里会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湿疹等这么一类疾病,实际上就是有遗传背景,或者说家族中携带这样的基因。”张瑞丽说,特应性皮炎的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
临床上,由于特应性皮炎出现的皮损表现像湿疹,很多患者认为特应性皮炎就是湿疹。对此张瑞丽主任表示,两者不是一回事儿。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遗传因素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患者通常都是特异性体质;但湿疹就没有遗传因素。另外,特应性皮炎分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与成人期、老年期,但湿疹没有这个划分。
特应性皮炎也是一种以皮肤表现为主的系统性疾病,意味着它不仅表现在皮肤,它也可以合并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即除了皮肤以外的其他系统的受累。资料显示,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会同时伴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儿童高发,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
提到“特应性皮炎”这个名字,不少人会都感到陌生,但其实这种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根据《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我国12个城市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达到12.94%。,1-12月婴儿AD患病率高达30.48%,每三个婴儿就有1个患有特应性皮炎,呈现出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的特点。
“特应性皮炎它好发于两类人群,一类是儿童青少年,还有一类就是老年人。” 张瑞丽主任介绍说, 根据患者年龄不同,特应性皮炎的表现也有差异。婴儿期最常见的就是湿疹,好发在面颊、额头、头皮;儿童期一般以肘窝、腘窝还有小腿伸侧比较多见,表现一般为慢性,但是也有可能为全身发痒性的丘疹;青少年与成人期一般初夏在肘窝、腘窝、面颈部还有手足,但是这时期的皮损会比较肥厚,有点像苔藓。
张瑞丽主任说,“老年人发病的原因往往更复杂,另外有的老人因为瘙痒难耐,还会做一些还不适当的刺激,比如会用热水去烫,或者用一些所谓的中成药、草药等‘秘方’来止痒等,这么一来,皮肤上的问题就更严重。”
剧烈持续的瘙痒,往往在睡梦中被痒醒
特应性皮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特别剧烈的瘙痒,这也是困扰患者的“老大难”。
在生活中,这种疾病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并且每晚奇痒无比,以至于不少患者往往在睡梦中被痒醒。所以在一些患者口中,特应性皮炎又被叫做“痒醒症”。
“特应性皮炎的痒不像蚊虫叮咬,抓一抓就缓解,它往往是持续很长时间的、严重性的瘙痒。”张瑞丽说,患者因此总是处于很焦虑、焦躁的状态,对其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比如白天会因为皮肤瘙痒导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影响上课、工作;晚间睡眠休息的时候,入睡比较难,甚至睡着之后,因为瘙痒把自己挠醒了。这样既影响了休息,对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又产生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来源 视觉中国
专家指出,夏季炎热的天气会加重特应性皮炎。“第一,夏天紫外线强烈;第二,夏天穿衣单薄,皮肤暴露的多,空气中有一些粉尘、花粉等致敏物质也容易粘附在皮肤上面;第三,夏天容易出汗,汗液可能会加重皮肤疾病。”张瑞丽说,对于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来说,夏天要做到一些更细致的护理,比如说温和的清洁,不要使用碱性的沐浴用品;要尽量少出汗,还应勤换衣物床单,穿吸汗速干的衣服;洗衣服和床品时也应多避免洗涤剂的残留。
特应性皮炎治疗莫要走入误区
提到皮肤疾病,大家印象中最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抹外用药。根据《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既往我国对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用药、紫外线疗法、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几大类。
作为特应性皮炎的一线疗法,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然而,临床上遇到很多患者或者患儿家长对外用糖皮质激素存在畏惧或盲目拒绝的。专家表示,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皮损部位,合理的选择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弱效、中效、强效或超强效)和疗程,不滥用激素,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并减少外用激素可能导致的副作用的发生。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出现使特应性皮炎治疗进入靶向治疗的新阶段。张瑞丽主任介绍说,“国家已经把这部分药物纳入到医保,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它具有可及性,也极大改善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张瑞丽主任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在新型生物制剂治疗免疫炎症性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许多难治性、重症患者重获新生。张主任说,特应性皮炎患者需要及时科学的诊断治疗。目前新的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来,疗效和副作用都比传统药物要好,建议广大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尤其既往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视频:陈金刚
剪辑 :陈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