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中浸润,在国风文化中熏陶。6月2日下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第十一届“大树下的古风新唱”古诗词吟诵节正式拉开了序幕,高二年级14个班级全员参与,将吟诵、吟唱与舞蹈巧妙结合,为在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记者了解到,本次“古诗词吟诵节”从按主题选取诗文、到文案设计、背景音乐、配舞、服装等,十三中高二年级每个班级的同学都认真积极地准备,从诵诗词到融入情感,每位同学都将自身置身于诗词中,反复揣摩、体会诗人的心境,力求呈现出一个最好的效果。如今,同学们不再满足于围绕传统的表达方式,他们会选择一类主题,比如“思春””思父” “保家”“爱国”等,将诗词收集起来,把诗人一生丰富多彩的经历串连在一起,从而形成一首新的诗词。
在舞台上,高二学子们身着华服,衣袖翩翩,诵读、吟唱诗文时字正腔圆、节奏鲜明,再搭配上曼妙的国风舞姿,古诗词的风韵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台下的观众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语文组李昊欣老师的一曲悠扬婉转的吟诵节目《沈园》将古诗词吟诵节引入高潮,赢得了全体同学热烈的掌声。据了解,《沈园》是古琴名家王迪先生的琴歌,李老师的表演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启发,深刻地体现了语文组老师以艺术审美育人、滋养生命的教育理念。
14个班级表演结束后,评委老师们根据每一个班级表演的特色赠予了特殊的评语“金声玉韵 蕙心兰质”、“文彩精华 见之忘俗”、“凌云摘星 奋烈有时”、“势贯长虹 气壮山河”、“尊德乐义 兼济天下”等等。
据悉,十三中“古诗词吟诵节”一直秉持着学校独特的语文教学观念,让学生们能够得到美好珍贵的高中回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游走在走廊上的各种华服;调色盘似的脸上挡不住的眼里的星光;暗黑的剧场里面,夹杂着汗味与笑声,舞台上站着的闪亮的青春……
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勇军表示:“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将所有学过的古诗词串在一起,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古诗词,然后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的理解、思想感情、热爱和追求,他们更能够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震荡。如今,国风潮流开始盛行,孩子们通过编舞、穿汉服,搭配上相应的配乐,来展示诗歌的意境,这也是我们国家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实习生 宋依繁 摄影 叶亦昊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