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丨当端午遇上六一,他们这样过!
2022-06-02 16:12:15


“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节除了包粽子,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





着中华衣裳,庆端午六一


孩子们身着汉服,伴着满屋的粽叶飘香,鞠躬、作揖、行礼,一个个有模有样。

5月30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花园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中铁三局南京地铁6号线项目部、行知幼儿园,共同举办“粽叶飘香汉服秀·传统文化润童心”主题活动。

 



活动中,礼仪老师首先给小朋友们讲解了汉服的由来、文化和历史地位,并科普了不同朝代服饰的特点、配饰。

了解了汉服知识后,小朋友们纷纷穿上汉服,跟着礼仪老师对不同性别、不同辈分行礼方式的演示,向身边的伙伴、老师行礼。



身着汉服,也忘不了端午美味的粽子。

在社区“五老”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大展身手,捋粽叶、做漏斗、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一个个做得兴致盎然。

 

不一会儿,在“五老”志愿者以及小朋友们的巧手下,一只只各式各样的粽子便成型了。

体验了包粽子后,大家也不忘将包好的粽子和咸鸭蛋装袋,送到社区部分低保户、残疾人和困难老人家中,与他们共享一个安康、欢愉、祥和的端午节。




享童年美食,游戏度节日


大白兔奶糖、健力宝、香芋奶糖、干脆面、拉丝糖……五花八门童年零食,还有友谊、百雀羚等老牌国货护肤品堆满了樱驼花园社区活动室,带大家来一场端午韵味的童年回忆活动。


活动现场,除了成年人的童年回忆,小朋友们也一人拿到了一个啵啵球,大家纷纷动手,在属于自己的啵啵球上DIY起来。



除了童年美食、手绘游戏,端午节可少不了粽子。大家纷纷动手,粽叶翻飞之下,小巧玲珑的、大肚饱满的、三角形的、四四方方的,一个个粽子瞬间成型。

看着大人们动手,孩子们也纷纷摩拳擦掌,在大人的指导下做出自己的小粽子。



游园乐开怀,邻里共欢乐


邻居们一起进行套圈、投壶、夹“粽子”等小游戏,完成小游戏后获得的印章还可以换取礼物。

这里不是游乐场,是蒋王庙社区组织的一场特殊的端午节活动——“浓情端午,粽享欢乐”游园会。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活动中,一个个迷你的小粽子等待着大家来夹走,也有五毒被画在转盘上等待着被打中,还有有趣的传统投壶活动……大家在广场上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结束后,参加游戏的居民都进行了抽奖,拿到了社区精心准备的端午节礼物~

社区工作人员还将端午节的问候,送到了社区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的家中。




比赛包粽子,暖情度端午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随着击鼓传花,一个个问题被抛出,徐庄社区粽情端午,相聚徐庄主题活动便在有奖竞答的欢乐气氛中开始了。


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分为三组,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包粽子。随后,现场开始了一场包粽子竞赛,大家迅速把粽叶、糯米、蜜枣成了好看的粽子,一时间不分上下。



包粽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也不忘利用颜料在鸭蛋上绘制自己的创意,做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彩蛋,放进了五彩蛋网中进行撞蛋比赛,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端午活动的最后,社区还为辖区支援上海与苏州的英雄们送去鲜花和节日的问候,并带着爱心粽上门看望了辖区的高龄老人等,让居民心里暖暖的。



暖心送问候,共度安康节


洗粽叶、淘糯米、调粽馅、包粽子……一大早,东方城社区的“包大人”们便忙碌起来。

61日,为了庆祝端午节,东方城社区组织了一次暖心的主题活动。



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社区党员与居民们自发地来到社区,帮忙准备端午节的礼物,为社区疫情防控值岗值班人员、社区高龄老人及社区基层服务人员送去节日的问候。

 

“在这个安康的节日里,要感谢居民朋友们的支持,更要感谢一直以来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听端午故事,过节乐融融


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老人在台上诉说着端午节的故事,年轻人在台下包着各式各样的粽子,板仓社区活动室内一派其乐融融。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板仓社区邀请来辖区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大家齐聚一堂,共度端午。



一边听着端午故事,一边和邻居聊家常,手上也不曾停下,一个个粽子新鲜出炉。活动上,大家纷纷分享自己了解的包粽子方式,互相学习,同时也在教导小朋友们该怎样包好一个粽子。

 

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包好的粽子来到社区老党员、老人和残疾人家中,亲切询问了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粽情端午,共度佳节。玄武湖街道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活动融合,进一步传承中华美德,传递文明新风!

未来,玄武湖街道将继续开展更丰富多彩的活动,过好“我们的节日”,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居民生活的同时,引导居民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精髓。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