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日子 | 端午: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03 07:04:57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吃粽子、赛龙舟、插蒲剑……我们现在是这样过端午的,但古人又是如何过端午的呢?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

【宋】魏了翁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天中佳景(局部) 元·佚名


角黍:粽子。以植物叶子包裹食材制作食品,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而我国先民选用菰叶、芦苇叶、箬叶等包粽子,取其驱疫辟邪、解毒清热的功用。

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石榴金丝桃 清·董诰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端午节代表花草有艾、菖蒲、香蒲、葵、石榴、栀子、萱花、午时红等八种,其中任选五种称“五时花”或“午时花”。石榴寓意好风采,且有多子之义。

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图轴 清·王时敏


蒲酒:菖蒲是端午节重要的植物。门挂菖蒲,取“蒲剑”之意,以此避邪;身佩蒲人(以菖蒲制成人状),驱恶避邪;还有就是饮蒲酒,以辟瘟气。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折枝菖蒲图中的艾草 明·项圣谟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龙舟竞渡(局部)元·王振鹏


龙舟竞渡:西晋《风土记》载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采艾悬于户上,蹋百草,竞渡。”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载 :“屈原没汨罗之日 ,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水车为之,谓之飞凫亦曰水马,州将士庶悉观临之。”这也是“端午竞渡是为纪念屈原”的最早记载。

初食杨梅(节选)

【明】杨循吉

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

往来南北将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

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

杨梅图 齐白石


杨梅:除了粽子之外,这时候的杨梅也熟了。也算是应时水果。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百索缕轴,缠绕五彩丝线用。 日本正仓院藏品


五色臂丝:《荆楚岁时记》: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

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

皇后閤端午帖子

【宋】胡宿

楝叶迎新候,菖花发美祥。

忧勤宣内则,嘉宴助时阳。

楝花 清·董诰


楝叶:《风俗通》:“獬豸食楝。”蛟龙畏楝。民斩新竹笋为筒粽,楝叶插头,五彩缕投江,以为辟水厄。士女或取楝叶插头。彩丝系臂,谓为长命缕。因蛟龙害怕楝树,古人以楝叶插在竹筒粽上投江,以避水祸。以楝叶插头也可。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