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江苏省作协散文委员会在南京举行中国作协会员、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韩丽晴长篇散文新作《寻意古南街》分享会,该作近日刚刚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2019年5月,《寻意古南街》因为立意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现实,抒写一条江南古街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入选省作协第十四批“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项目。
分享会由省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钟山》主编贾梦玮主持。储福金、姜琍敏、周旭、张永祎、张光芒、刘永昶、张宗刚、贾梦雨、杨建平及作者韩丽晴参加作品分享会。分享会气氛融洽而热烈,大家敞开心扉,认真分享了这部近20万字、富有人文色彩和现实观照的长篇散文。
一级作家,省作协原副主席储福金说,自己和韩丽晴同是第七届紫金文学奖的获奖者。“三十年前,我与韩丽晴就相识了,她的品格,她的为人处世,同道中人无不称赞”。储福金认为韩丽晴的作品和她本人一样,安静、优美,充盈着诗意,“这次她用心书写的是我家乡的紫砂艺人,而且大多是默默无闻的普通艺人。对宜兴紫砂大师我基本上是熟悉的,但对书中的主人公,我一点也不了解,他们太普通平凡了。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工匠和紫砂大师一道,支撑起宜兴的紫砂文化。韩丽晴集中采写他们,让他们走向文学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群体,这是很有社会意义的善举,体现了作家宝贵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在一级作家、《雨花》杂志原主编姜琍敏看来,长篇散文《寻意古南街》充分体现了一名作家本该具有的文学自觉,不断追求独到的发现。本书的笔触看似写壶、写街、写花鸟虫鱼,实质乃是写自己、写人文、写出自身的姿态、立场和情怀。“读罢全篇,读者时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和自己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时时共情着。这部新作对人生和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解,对底层平民真诚、由衷的怜爱与尊敬,坚守了中国文学关注平民的生活史,激扬世道人心的优良传统”。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周旭说,《寻意古南街》一书是对一群普通紫砂艺人日常生活简约而文学的记录,它不仅是对紫砂工艺的技术还原,揭示其美学密码,更是对紫砂工匠一个个微观精神事件的水墨画般的呈现。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认为,百姓日常生活即为道。周旭认为,真诚,真实,非虚构,是散文写作的灵魂。散文创作最忌虚情假意。韩丽晴本书记述的人和事,既是文学的,更是历史的,具有历久弥新的史料价值。那些虚构的东西即使一时哗众取宠,终究会被沧桑岁月无情淘汰和遗忘。
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张永祎评论此书语言特色鲜明,概而言之“三长一短”:长于白描,长于渲染,长于设喻,喜欢用短句。描写黄丽萍坐在自己新装修的房子里:“屋里除了尘埃在光影里轻舞,再无别的响动。机帆船在屋后的蠡湖上笃笃地响着,随着水流的哗哗声,船从远方开来,又驶向远方。”寥寥数语,形神兼备。
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评论家张宗刚评述此书是为时光镌刻记忆。它聚焦于凡人俗事,通过严谨绵密的深扎式采访,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打造出灵性充盈的文本。“作者善于从烟火人间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升华诗情,在对一群普通紫砂艺人日常生活的简约记录中,生发出丰富的文学意趣,氤氲着恬淡从容的生活气息”。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张光芒直言自己很喜欢紫砂壶,喜欢喝茶,读韩丽晴这部新书,很容易读进去。在张光芒看来,《寻意古南街》把生活叙事与抒情散文结合起来,同时将艺术品静止的美与紫砂壶制作过程的动态美结合起来,为中国故事的新写法提供了范本式尝试。“作者充满了感情,文字韵味十足。我想,作者肯定是喜欢茶喜爱壶的,否则,不会去写这样的题材,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教授、博导刘永昶说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很喜欢这部作品,在他看来,这部书就是时光的琥珀,是对紫砂壶艺人的时光雕刻。“作者潜入紫砂工匠的生活,做一个深度的观察者和体验者。比如对美玲的记述,对她人生职业的顺序,从理发师到香水瓶的制作再到紫砂壶的制作,作者平实诗意的记录,就像架在她面前的纪录片摄像机,嘀嘀转动,特别家常,亲切,温暖,柔软,这是所有紫砂艺人形像最为丰满的一个”。
新华日报高级记者、《传媒观察》杂志副主编贾梦雨认为,韩丽晴自然而然地把眼光落在普通人身上,这是她多年来的一种本能。书写普通人是她散文创作的主线。在跌宕变化的时空中,普通人的平凡与挣扎往往更能反映社会的本质,甚至更能体现某种文化的内涵与传承。对于普通人的烟火气和沧桑感从何而来,贾梦雨认为,这些普通人都活得卑微而真实,他们对人生和生活有着最朴素的理解。他们一方面执着于“营生”,却有意无意中参与了文化的塑造与传承。
韩丽晴在大家发言后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起源及经过,她很感动大家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她今后走好人生和创作之路的丰厚财富,她将好好珍惜。
最后,贾梦玮作了总结讲话,他说韩丽晴是江苏散文界的重要作家。她的散文的成长,本质上是她本人的精神成长。一个作家的气息、格调、情怀,决定了作品的面貌和质量。“作家是作品的熔炉,作家的精神、格调、气质,决定了作品的气质和格调,人的气质决定文章的气质,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文章,韩丽晴正如大家所评述的那样,温婉善良,做人做事细致用心,才写出这部《寻意古南街》充满赤子之心的作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