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让很多人了解到视障按摩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小说中,按摩师们克服身体上的残疾,乐观生活、努力向上的情节让人产生了深刻印象。在徐州市区,也有这样一名视障按摩师,他苦心学习盲人按摩10年,渐渐成为行业内的“大腕”,先后拿下获得过三级(高级)保健按摩师、高级中医针炙师职称,成为中国脊柱诊疗协会会员。2019年,他还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盲人保健按摩项目全国优秀技能奖,也是该项目江苏省唯一的获奖者。他叫肖玉林,今年48岁,5月20日,记者来到了他工作的益康堂,听他讲述自己用双手按出的“光明路”。
一部励志片让他走上追寻“光明路”
肖玉林1973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中专文化。因为眼睛三级视力残疾,离得很近才能视物,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打零工、务农。肖玉林一度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片灰色,“看着父母为我这么操心,我真不知道自己今后路在何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玉林和朋友一起去看一部名为《拥抱光明》的关于盲人按摩师的纪录片。尽管没有看清多少电影画面,但是影片里盲人按摩师的讲述的故事让他深受触动。回家后,他就跟父母提出,他找到了一条“光明路”——成为影片里那样的盲人按摩师。在家人的支持下,2011年,肖玉林参加了徐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组织技能培训。
在参加培训前,肖玉林对按摩技术一窍不通。因视力障碍,他的理论课几乎全靠耳朵听、用心记。从基本人体解剖到经络走向、穴位分布,从基本运动伤害到临床表现,从病理成因到康复理论,他都得反复多次听讲后逐步一一熟记于心。按摩也是从最基本的手法学起,推、揉、滚、拿、拔、按、擦,一招一式地模仿、练习。
“在学习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同学互帮互助,相互鼓励,手法课常常因为大拇指用力过度而肿胀变形,肘部也常被磨出血。”益康堂负责人张晓雨说,有些人就是因为吃不了那份苦,中途打了退堂鼓。但是,肖玉林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他深知追求自己的“光明路”肯定布满荆棘,他除了咬牙坚持别无选择。
经过半年的系统学习培训,肖玉林掌握了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手法要领,在老师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下,来到益康堂开始了谋生的第一步。
2014年,肖玉林来到济南学习顾氏摸骨诊病,这是他第一次外出学习,眼界大开。“我记得老师给一个症状很重的顾客摸骨治疗很见效,当时就震撼到了,原来中医按摩还能达到这样神奇的效果。”肖玉林说,当时他心里就有个想法: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推拿,为客户解除痛苦。那次学习也让他认识到保健按摩和中医按摩的不同,开启了他学习中医的道路。
2015年,肖玉林又参加了陈杰老师新医整骨学习讲座,2018年在徐州市云龙区医院跟全科主任医师实习,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经过几年的磨砺和锻炼,现在肖玉林擅长调理颈、肩、腰、腿疼;关节脱位,胃肠不适,失眠;儿童视力康复,成长为一名保健按摩和康复理疗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在给客人按摩的时候,他往往通过“摸”,就能判断出客人的身体情况,给予健康评估并进行调理,同时在生活习惯上给出自己的意见。
钻研技艺 屡屡斩获大奖
肖玉林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对盲人按摩职业了解在变多,不少人都知道,这是一门凭手艺吃饭的行当。钻研技艺也成为了肖玉林最大的追求,他开始尝试参加很多比赛,通过比赛方式获得人们对其技艺的认可。
2019年,肖玉林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同年3月,他来到南京参加选拔,当时江苏省参赛选手一共35人,包括计算机、编程、木工、雕刻、茶艺、插花等,但按摩项目只有他一人。
肖玉林介绍,比赛前,他参加了集训,当时老师发了一些考题,就是15分钟的保健按摩、10分钟的病症康复按摩,包括诊断、处方、手法操作等,“这些我根本没有准备,当时指导老师都懵了,他说你只能临时抱佛脚,试试看吧。”然而,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在走上全国大赛赛场时,肖玉林已经完成了理论知识、实战操作全方位的准备。
决赛赛场上,肖玉林丝毫不慌张,他抽到了“腰椎间盘突出”考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脊柱畸形、运动障碍、肌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实验阳性、挺腹实验阳性,压痛点多位于第四五腰椎……”肖玉林在赛场上侃侃而谈,详细讲述了该病的病因病理、按摩穴位,以及中西医的双重诊断标准。在随后的实际操作环节中,肖玉林更是展现了自己的技艺,“此处手法是揉、推、按、拨、滚、扣、抖,拔抻、牵引等……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舒经通络、活血祛瘀,解痉镇痛。”专业细腻的手法加上他熟练的解说,最终,肖玉林以90分的高分打动评委,荣获全国技能大赛优秀奖,也是江苏省唯一一位按摩项目获奖者。
肖玉林,比起自己参加过的市级县级比赛,那场全国大赛无疑对自己是一次淬炼,“那届比赛不设考试范围,评委都是业内专家,考察的是选手是否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参赛前,肖玉林已经获得过三级(高级)保健按摩师、高级中医针炙师职称,成为中国脊柱诊疗协会会员,而这次又在全国大赛上获奖,肖玉林一下子成为了同行口中的“大腕”。
扶起更多人走上“光明路”
在日常工作中,肖玉林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腕”,每次他上班时,顾客几乎都是提前预约的客人,很多人甚至要提前很多天才能约上。凭借一双手,肖玉林看起来正在走上自己向往的“光明路”,可是他却说,自己的“光明路”不止于此,就像当初那段纪录片一样,他的“光明路”还包括一项重要内容——帮助他人。
在自己生活稍有改善时,肖玉林就想到了帮助身边和他一样遭遇的盲人。2016年,益康堂迎来了一名学徒刘振岗,他来自丰县常店镇华祖庙村,父母在外打工,平时都是爷爷照顾。因为身体残疾,爷爷非常疼爱孙子,造成了刘振岗一点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随着爷爷体弱多病,刘振岗不得不想办法自食其力。
参加培训前,刘振岗既没有基本学习能力,更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培训老师一度觉得他不适合这个行业,肖玉林知道后,主动承担起照顾刘的任务。他就像一个家长,既要传授他技艺,还要一点点培养刘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个原本备受溺爱的孩子,在肖玉林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男子汉,很快,他就学会了承担责任,并在丰县独立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
2019年10月15日,益康堂受徐州市残联委托又开办了一期盲人初级保健按摩培训班。来自睢宁县双沟镇柳园村的一级视力学员董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饭和上厕所都需要人照顾。其母亲由于工作不能陪伴,把他放在培训基地就离开了。肖玉林再次充当了家长兼老师,在他的付出之下,又一个“小鸟”走出了巢穴,成功飞向了蓝天。
肖玉林不仅时时向身边盲人朋友伸出援手,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最喜欢的就是参加盲人按摩义诊活动,进警营、企事业单位、养老院,他总是乐此不疲。此外,河南洪水、新冠肺炎疫情、公益组织“助残帮困”项目、慈善总会的“小善大爱”助残项目,都能看到肖玉林的身影,捐款、捐物、出力,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帮助他人的诺言。
“我整日在外工作,爱人为我牵挂担心,我迷茫的时侯,她默默陪伴和鼓励……”肖玉林说,如今他的事业顺风顺水,离不开妻子对自己的支持。他经常将自己向往的“光明路”讲述给妻子,妻子总是说,“我要扶着你在这条路上不断走下去”。
目前,肖玉林除了日常工作外,还担任按摩店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同他在按摩工作时的态度,安排员工衣食住行、举办员工各种培训,每一个岗位上,他都一丝不苟。
扬子晚报记者马志亚 通讯员 张景良 文摄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