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换季,迎送之间,古人十分敏感。立夏是夏季第一个节气。这一天,古人特别留意花草树木以及风向的变化。在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里,我们能看到他们这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清·马荃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春夏秋冬,风向各不同。虽刚刚立夏,南风就到来了。立夏三新,说法不一,其中有一种说法为:樱桃、青梅和麦子,立夏时初熟。这首诗里提到了两样,麦子和梅子。
花草蜜蜂 元·钱选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一立夏,春天就算过去了。新燕刚长大,花落尽了,蜜蜂也稀少了。树荫刚浓密,帘栊外透来些微的暑热,这样的天气,还是换一件单衣。
槐阴消夏 宋·佚名
立夏日纳凉
【宋】李光
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
虽刚立夏,天气也热了起来。诗人明显感觉到了,遂有纳凉之举。
柳塘图 明·戴进
阮郎归·立夏
【明】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浓阴乍满,南风初来,荷叶尚小,初生的燕子也刚会飞。
明·赵文俶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唐】元稹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苽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这首诗挂在元稹名下的诗,写到了立夏三候中的两候:蚯蚓出,王瓜生。还有一候“蝼蝈鸣”未曾写到。但他也写到另外几个变化:蚕要结茧,雨水渐多。
清·马元驭
雨后立夏
【明】谢榛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
古代文人常在春季结束时有送春之举。宋时一般在四月初。这首诗为明人所作,也有些送春的意思。“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是初夏绿肥红瘦的样子。“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与春天告别了,感慨时光流逝,而自己身在逆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整理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