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奥“顶流”冰墩墩遇上秦淮灯彩非遗,自然会碰撞出创意的火花。2月14日,南京市瑞金路小学、武定新村小学校园里张灯结彩,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孩子们寒假期间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各式花灯创意十足,特别是带有冬奥元素的“冰墩墩”花灯更是吸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秦淮灯彩传承人点赞:
“花生壳”灯笼创意好、寓意好
花生壳灯、矿泉水瓶灯、棉花灯……瑞小小朋友们“变废为宝”用各种废旧材料做出了各种“天马行空”的灯笼。孩子们的创意,让秦淮灯彩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老师也竖起了大拇指。
“过年家里吃花生,剥出来好多花生壳。我灵机一动,用花生壳粘出了一个小灯笼,还在上面贴了上了‘福’字。这个‘花生壳灯笼’别有一番古朴的风味,我特别喜欢。”在挂满花灯的操场上,瑞小三(2)班卞霖轩小朋友的创意花灯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我们秦淮灯彩每一种灯做出来都有一个好的寓意。花生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有‘多子多福’的意思,所以这盏灯创意好、寓意好,小朋友的想法值得夸赞。”顾业亮说。
当天,顾业亮还和五、六年级的学生代表一起制作了“冰墩墩花灯”。“我喜欢看冬奥会,这次我自己动手做‘冰墩墩花灯’特别开心。我要用这盏花灯祝冬奥会的运动健儿元宵节快乐,也祝他们取得好成绩。”五(3)班的周妍希同学说。
"在元宵节前,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创意花灯’征集活动。这是我们持续开展中的基于校园资源的微课程构建活动之一。今年的元宵节与冬奥相遇,很多同学将冬奥会元素和花灯结合,做出了很多特别有想法的花灯。我们想通过这个校园微课程,传达冬奥会的科技创新、低碳环保理念,让学生深入理解冬奥精神,提升探究、实践能力。”瑞金路小学校长周锋介绍。
脑洞大开
扑克牌、红包、餐盒都能做成花灯
走进南京市武进新村小学,记者立刻被校园的花灯长廊所吸引。老虎灯、荷花灯、冰墩墩灯,色彩造型各不相同,用的材料也是脑洞大开,既有用红包做成的八角宫灯,也有扑克牌做的花灯,甚至有人还有打包餐盒做成花灯,有虎虎生威的老虎灯,也有经典别致的荷花灯,还有特别惹人注目的冰墩墩灯。各式灯彩随风摇曳,煞是好看。
五(4)班孙欣怡同学做了木质荷花灯与普通的荷花灯不一样,古朴典雅,亮起灯来,花草纸上的草和花瓣若隐若现,特别有韵味。孙欣怡妈妈告诉记者,这个花灯是他们从网上购买材料包自己亲手制作的。之所以选择荷花造型,主要因为这个图案比较经典。孙欣怡平时就很喜欢做手工,花了一个小时做完荷花灯,感觉很有成就感。
记者了解到,武定新村小学是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学校地处秦淮河畔,从2007年开始,学校选择了“秦淮灯彩”这一秦淮文化中最适性于儿童、最具有教育意义的成分进行传承,开展了一系列“秦淮灯韵”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
校对 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