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教育乱象:低价理财课能实现“财务自由”?小心别“踩坑”
来源:天目新闻
2022-02-14 10:30:31

图据某财商教育机构官网截图

“如何提高财商、学习富人思维?如何从0开始增加你的非工资收入?来这里和100万小伙伴一起提高财商,实现财务自由。”如今在网络上,投资、理财等财商课程随处可见。

《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2年版)数据显示,从财商教育机构总量规模看,截至2021年7月底,相关企业数量近一万家。

天目新闻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各类财商教育机构开设的所谓理财课程,其中不少是以免费、或几元至十几元的低价来吸引用户报名,进而诱导他们购买近万元的进阶课程,而这些课程质量、授课教师资质等引起不少用户投诉。

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监管,财商教育市场野蛮生长、乱象丛生,亟需规范和整治。

“通往财务自由之路”?

财商课程套路多

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理财课程的推荐。

“让你8万到100万”“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一些理财课程以极富诱惑力的广告语和低廉的价格,营造出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和金钱就能进行财商学习、实现财务自由的情形。

现实果真如此吗?记者报名了一门12元的“小白理财训练营”,在填写一系列资料后,随即被拉入一个200多人的班群。

“通过6天直播课及4天图文学习,可以让你的钱通过理财收益提升4—6%,学会钱生钱的方法,学会让自己默默变得越来越富有的能力。”班主任阿秦老师在群里介绍,该理财训练营的学习方式为6节时长为1个多小时的视频直播课和4节图文课程。

记者看到,直播课每期主题均不相同。第一天直播主题为“财务体检:看透人生穷富关键”。第二天,授课老师则讲解如何提高零钱通、支付宝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并表示“你的1年收益等于别人12年收益”,而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将货币基金产品更换到收益率最高的那一个。第三天起,授课老师开始引导学员购买基金、股票,并在直播中推荐进阶课程。

图据某财商课程截图

如此看来,免费或低价的理财课只是作为获客渠道,后续财商机构还将通过授课、开户、引导购买基金等方式实现二次变现。

“12天只能帮助你脱白,想要成为理财高手,还需要进一步的系统学习。”授课老师在第五节直播课中说道,仅招收4个班级,早报名早进班,而此进阶课程的价格为6998元。

记者通过体验发现,这些财商课程的套路颇多。例如,通过“限时”“限量”的饥饿营销方式诱导学员续课;在微信群里不断强调理财重要性、制造“财富焦虑”,诸如“理财早一天好一天”“今年投资机会很多,大家好好学,要抓住机会”等等;还有老师在班群中不断晒出学员的投资收益成绩截图,诱导学员进阶学习。

图据财商课程学习群截图

财商教育乱象需合力整治

消费者应保持理性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检索“理财课”,共有1355条结果,投诉问题多为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退费无门等等。

一名用户表示,在2021年1月份被某小白训练营理财课洗脑,宣称通过理财学习可以轻松实现财务自由,报名进阶课时承诺不满意可退款,但后来却遭遇退费无门,导致被骗6998元学费。

“本人看到零元理财课的宣传,报名了,让我交2880元后,过一段时间又要求进更高一级的理财课程学习,学完以后又让我再交3299元进更高一级的理财课程学习,这时我才发现上当了。”另一名用户表示。

图据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随着大众不断上涨的理财热情,财商教育市场火热发展,同时催生出层层乱象。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祝辉良律师向天目新闻记者分析称,市面上一些财商教育课程为了吸引用户,在课程销售上可能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涉嫌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尽管法律上并未规定授课老师需取得相关资质,但对老师的介绍和宣传应合规,不得夸大或弄虚作假。”祝辉良表示,在课程中“荐股”或是推荐金融产品,则是不合法的。

祝辉良建议,教育、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应联合查处虚假、夸大宣传问题以及培训资质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应保持理性,如购买相关课程要注意保留机构和业务人员的宣传资料、沟通记录等,在签订相关合同时要仔细看看,相关承诺是否写在合同上、合同约定的退费条款等。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2021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也表示,要增强居民和家庭的金融健康意识,加强金融教育顶层设计,系统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筹开展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老百姓守住“钱袋子”。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