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茭田变奏曲
2021-11-29 12:41:09

远看一棵草,近看大肚皮阿嫂。讲的是茭白。

谜语出得形象——撕去层层叶,粉嫩的茭白就胀鼓鼓露出来了。“大肚皮阿嫂”的茭白能娩出好多美味。肉丝茭白丝同炒,茭白片炒青毛豆,酱丁茭白,这些家常小菜,下饭、下酒、下粥、下面,四下周全。

离我家不远,有成片的茭白田。高过人头的茭白,在夏日高温下,叶如剑鞘,昂扬生绿。被人叫了二十多年“茭大”的姚稼栋,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这儿种茭。入夏,我转去他那儿买茭白,见他的茭田养上了麻鸭。麻鸭像热带雨林里的探险家一样,在错杂的茭丛里凫游,扁嘴“偕偕”有声吞食杂草和浮萍、田螺和虫子。老家有“家有万担粮,不养扁嘴王”的说法,盖因扁嘴鸭子是家禽中有名的“干饭人”,喂不饱。“鸭子在田里放养,游来游去吃活物,产的蛋营养好,茭田得了鸭子搅动,土表氧气增加了,不用下肥、用药,产量还高。”除了茭鸭共育,茭田里还套养上台湾泥鳅和鳖。

茭白能长到2米高,吃的肉茎不足20厘米,其余都是废弃物。从前,到秋后收了茭白,田干叶枯,放一把火燎了作基肥,狼烟滚滚,很污染空气。茭大这几年在琢磨变废为宝的事。听说茭叶可作大球盖菇的培养基质,便与山里的蘑菇种植基地联了姻。又打听到茭叶能织成蚕宝宝上山时的“蚕龙”,贴运费给德清东部养蚕人家送去。还请人用茭叶编拖鞋、扇子和杯垫等生活用品,充满乡土气息的东西很受都市人欢迎。

说起与四川攀上“茭”情,茭大黑红的脸膛涟漪一样荡开笑纹。在一个农产品交易会上,他结识了四川一位县委书记,对方说他们也种茭白,只是产量很低,价格也上不去,如果像他这样有技术的人能去现场指导就好了。2017年,茭大在四川凉州租了两亩田种茭白,通过科学管理和新技术应用,比当地人种的茭采收时间提前两个月,亩产增加3000斤左右。试验田的成功运营,鼓舞了当地茭农的信心。如今,茭大和当地400多家茭农建了微信群,随时分享种茭心得和给予及时指导。有了人的友善互助,不同川泽,也能分享大自然丰饶的馈赠。

我跟茭大打趣说:“人说行行出状元,你就是茭田里的状元。”茭大抓抓稀疏的头发腼腆笑道:“我喜欢每年给自己定个目标,一件一件落实,一年年,都忘记自己快花甲。”茭大说起今年待入冬农闲,搭上曲曲弯弯的栈道和吊脚楼,来年荷花盛开,茭田绿波荡漾,可供喜欢乡土生活的人来钓鱼、摸螺,吃茭白宴,我们村六十来岁的妇人,单凭茭白就能做出十来道家常菜,还有鸭蛋和水产,办个农家乐,开四五个农妇的工资没问题。茭田变奏曲值得期待。

作者:阿果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