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盐城凤麟府被质疑虚假宣传,说好的凭合同上学,孩子却无法入学……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8-19 11:23:18

扬子晚报网8月18日讯(记者 )“说好能在附近上学,突然就通知上不了了。”近日,有盐城市民陆续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盐城凤麟府项目当初在销售时,销售员曾口头上打着“凭购房合同即可上附近学校”的宣传,很多周边乡镇的居民为了让孩子能跳出农村进入城市,便纷纷加入购买大军。

涉事的凤麟府项目

7月25日,附近的两所学校启动报名,有上学需求的业主却被学校拒收。销售方答应沟通协调,可直到8月17日,业主再次被告知,凭购房合同依旧无法入学,这一消息,瞬间炸锅。

业主尴尬:特为上学买房,却被学校拒收

2020年底,家住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的颜女士经过位于盐城凤麟府售楼处时,她被该楼盘的火爆所吸引。

没几天,颜女士带着家人来到售楼处咨询孩子上学事宜,一位名为张某祥的销售承诺凭借购房合同就可以入学。“孩子要上一年级,市区没有房子,正好能赶上上学,销售员保证上旁边的盐都实验小学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施教区内房产的认定标准

就这样,颜女士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凑足了首付款,他们慢慢等待新学期的到来。“6月份,我也打过电话咨询过,他说肯定有学上。”颜女士有点不放心,对方肯定的回答让她不再顾虑。

7月25日,盐都区实验小学正式启动报名,颜女士带着相关材料来到学校,可被学校告知材料不全,无法办理入学手续。

销售人员统计业主孩子上学情况

“简直就懵了!”颜女士生气地告诉记者,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她立马赶到销售中心,发现售楼处已经满是前来维权的业主,“估计至少有三四十户,大家感觉都是被欺骗了。”

记者发现,像颜女士同样情况的还有很多人。

家住亭湖区便仓镇的郭先生一边向记者投诉,一边拿出刚租下来的房屋合同。“我在学校附近刚把房子租好了,钱都交了,如果上不了学,就真的麻烦了。”

郭先生告诉记者,卖房子的销售员和他是老乡,在对方的极力推荐下,今年2月份,他花了142万多购买了该楼盘。

宣传广告上两所学校被明显标记

“要不是她承诺能上附近的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我肯定也不考虑来这买房。”郭先生对此并不太怀疑,因为销售员坚称去年和前年,业主凭购买合同都能办理入学手续,“言外之意就是今年也不例外,6月底,还告诉我学生名单已经报给领导,上学的事都协调好了。”

7月25日,郭先生看到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的报名公告,他也带着材料前往报名点,结果,和其他业主一样,拒绝入学。

业主气愤:开发商答应协调,半个月后仍无果

7月25日,盐城凤麟府销售中心挤满了前来维权的业主,大家纷纷向销售中心讨要说法。

“从25号一直到29号,我们天天来这里等结果。”业主王先生称,其间,销售中心没有人给出明确说法,每天就是让大家等结果。

凤麟府向辖区街道提交的情况汇报

月底,销售中心有销售员称,他们要将孩子上学的资料和信息统一收集,会送给学校一起协调处理,业主只要回家耐心等待即可。

既然让等,业主只好按捺住情绪慢慢等。本来以为能等到一个满意的答复,8月17日上午,业主们被告知,上学一事仍未协调成功,得业主们自己想办法。“我们上哪想办法?我们只能找销售员。”

销售中心没有一名销售员

当天中午,销售中心再次挤满维权的业主。业主李先生说,他们被怂恿回家吃了顿饭,等他们再回到销售中心时,营销人员全部撤场,仅留下两个值班的人。“就连灯和空调都关了,这感觉是要跑路的节奏。”

“8月初,他们还给我们业主发个小视频,说把材料送给学校了,视频显示的就是学校里面,我们还高兴的不得了。”业主王先生生气地说,原以为材料收了,事情有眉目了,后来才知道材料被学校拒收了,而销售中心并未及时告知,而是拖延隐瞒。

宣传广告称“出了家门就到了校门”

业主质疑:三大房企联合开发,涉嫌虚假宣传

8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盐城市神州路与海阔路交汇处的盐城凤麟府销售中心,只见马路边上和销售中心的门前各停着一辆特警车。大厅一角的沙发上,半倚靠着两位营销模样的人员,很多业主坐在一起讨论着上学一事。


广告牌打着“盐都区实验小学旁”字样

见有记者来访,大家纷纷诉苦,他们曾多次找到楼盘,也找过辖区街道,还多次信访,到目前就是没有说法。

“这个凤麟府项目由碧桂园、通银地产和弘阳地产联合打造的,这么强大的地产阵容,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弄个欺骗营销的手段啊。”业主坦言,正是因为房企都是实力派,他们才这么轻信他们的营销人员。

销售人员回复称已解决好上学问题

现场,记者随处可见,案场多处醒目地打着“学校旁”等字眼进行宣传。

记者通过网络查询,该项目的所属学区也明确注明是盐都区实验小学、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如果没有学区就不应该打着这些学校的广告,即便有学区现在也不能这样打广告,是不是擦边球也不知道。”一位从事广告经营业务的业主称,他们这样的宣传方式就有明显的问题,销售人员这种虚假宣传也涉嫌违法违规,“这些没有职业道德的销售员用欺诈手段来达到销售的目的,就该我们无辜的业主买单吗?相关部门应该出手管管了。”

回复:积极沟通争取,25号后统筹安排

8月18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该项目的一位徐姓销售负责人,他坦言,前两年,的确存在业主拿着购房合同报名上学的情况,而今年,相关政策明确要求,未入住的期房不作为施教区内住户的房产认定。“这个政策每年都有,以前执行的可能不太严格,今年是严格按照文件执行的,有这个变动是没有想到的。”

其透露,这段时间,他们也在跟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积极沟通此事,并不存在跑路、坐视不管一说。

对于案场的销售员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对方称,近年来,他们对销售行为的要求非常规范,目前出现这个问题也很诧异。“上学的事涉及第三方,存在不确定性,我们要求顾问口头承诺和实际要说清楚。有的顾问是存在问题,他们的风险意识不强。”

当天中午,徐经理再次致电记者称,案场经理和部分业主去了教育局,辖区教育局称要等到25号以后统筹安排,只是未明确上哪所学校。

针对该项目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违规销售行为,恳请相关部门及时介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也将予以跟踪调查。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