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乞巧节,也有人说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今人的浪漫,大概是送花、送礼物、吃大餐;那么,古人呢?
他们的浪漫,或许你想象不到。
冒辟疆画作
黄跳脱——
董小宛至死不脱的七夕信物
董小宛和冒辟疆的感情是在清兵荼毒江南后的逃难途中升温的。
实事求是地说,在他们的关系中,董小宛更为主动些。她几次提出要随他归里,都因种种原因而终不协。连冒辟疆的朋友刘大行都看不下去,责怪他:“辟疆夙称风义,固如负一女子耶?”后得钱谦益帮忙,为董小宛赎身、落籍,将其送至如皋,这段关系才最终落定。在冒家,董小宛“佐余著书肥遁,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服劳承旨,较婢妇有加无已”。
清兵南下后,冒家开始了离家逃难的生活。冒辟疆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拉着妻子,回头对踉跄而行的董小宛说:“汝速蹴步,则尾余后,迟不及矣!”董小宛理解他。她告诉冒辟疆:当大难时,首急老母,次急荆人、儿子、幼弟为是。至于她自己,“颠连不及,死深箐中无憾也”。
逃难途中,冒辟疆病倒了,董小宛细心照拂,“仅卷一破席,横陈榻边,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给他在苦难中身心上的最大安慰。顺治三年,局势稍定,冒辟疆携家人回归如皋,又多次病倒,每次都是董小宛悉心照料。
也是在一次次照拂的过程中,冒辟疆感动之余,发出“余何以报姬于此生哉”的浩叹。
顺治五年的七夕,董小宛看见天上流霞耀彩,想要摹霞光之色做一只黄跳脱,即金腕钏。她让冒辟疆手书“乞巧”和“覆祥”镌刻在这金腕钏上,但到第二年七月,这个金腕钏忽然断掉,又重制了一副,这次冒辟疆手书“比翼”“连理”四字。
董小宛很是喜欢,即便临终之时,从头至脚,都不用一金珠纨绮,但独留了这副金腕钏。
冒辟疆后来懊恼地说,他不应该手书“比翼”“连理”这四个字的。因为当年杨玉环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中起誓时,便用了“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他们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他甚至可能认为,正是当日轻率地写下这四字,才最终重演了明皇的悲剧。
到82岁临终前,冒辟疆还曾作绝句一首:
冰丝新飚藕罗裳,地当筵席一举觞。
曾唱阳关洒离泪,苏州寂寞当还乡。
苏州是董小宛的避难地。19岁时她拒绝权贵,避居于此。苏州也是董小宛与冒辟疆爱情生发地。正是在苏州虎疁的一座河畔小楼上,昏黄的灯光下,她决定一生都要追随他。
沈复画水绘园
“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沈复七夕刻下两枚图章
董小宛的爱情是主动的,但也是卑微的。相比之下,苏州媳妇陈芸的爱情才是平等的。
沈复是乾嘉之际一个苏州无名文人,陈芸是他表姐,长他十月。两人自幼两小无猜,陈芸精于刺绣,渐通吟咏。1780年正月,两人缔结良缘。花烛之夕,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
二人又曾请人绘月下老人图,常焚香拜祷,以求来生仍结姻缘。有一年太湖神诞辰,沈复受邀前去赏玩,回来后说给陈芸听,陈芸称羡不已:“惜妾非男子,不能往。”沈复便让陈芸女扮男装,一同去观赏。
1780年的七夕,陈芸设下香烛瓜果,与沈复同拜织女像。沈复又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一执朱文,一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当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一飞云过天,变态万状”,陈芸说:“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沈复答:“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
情深偕守,今夕何夕。夫妻同心,共赏云霞者,确也不多。
于非闇 画作
洞房联诗——
他们在七夕这天成婚
熟悉古代散文的读者,没有不羡慕蒋坦和秋芙的。
蒋坦,钱塘人,擅书法,秋芙,是他的表妹,两人自小青梅竹马,1826年两人订婚,16年后两人成婚。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美满。这都被蒋坦写在《秋灯锁忆》一书里。
蒋坦与秋芙是在1843年七夕这天结的婚。书中写道:
这一天,秋芙绾着堕马髻,穿着红绡衣,“灯花影中,欢笑弥畅,历言小年嬉戏之事”。
那是订婚之前,一双小儿女“肩随额齐,钗帽相傍”,天真无邪地在一起嬉戏逗乐,甚至在一次家宴上争夺果脯:秋芙将筵席上的果脯,藏于帕中。蒋坦夺之,秋芙说:“这是我要带回家去的,不给你吃。”蒋坦“戏解所系巾”,说:“用这个绑住你,看你怎么回家去?”秋芙惊泣,“乳妪携去始解,大人顾之而笑”。
在这个花烛之夜,蒋坦忆起昔年听闻秋芙作《初冬诗》,其中有一句“雪压层檐重,风欺半臂单”,这句甚佳,他疑为他人所写。秋芙说那就联句,也想以此测试一下蒋坦的才气。
蒋坦:“翠被鸳鸯夜,”
秋芙续云:“红云织蟔楼。花迎纱幔月,”
蒋坦次续云:“入觉枕函秋。”
……
直至户外丫鬟来促晓妆,方才罢手。
多年后,这个七夕夜晚也被秋芙写入词中:
七夕怀蔼卿
七月,初七,病恹恹。楼上茶瓜上筵。别离似今头一年,天天,懒将针线拈。
蓦记当初楼上坐,人两个。上了羊灯火。一更多,傍银河,问他鹊儿曾见么?
“蓦记当初楼上坐,人两个”,秋芙在词中提到的这个生活片段正是他们的新婚之夜。灯火昏黄,“一更多,傍银河,问他鹊儿曾见么?”时已一更,银河已转,她问蒋坦:“你看到了在银河搭桥的喜鹊了么?”甜蜜的回忆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