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挑战万米“海底捞针”,“奋斗者”号主驾张伟:在逐梦中感受深海科技进步
2021-07-22 15:55:38


万米以下的海底长啥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主驾驶张伟见过3次。“奋斗者”号去年11月份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深处坐底的消息惊艳了全世界,让每一个中国人充满了自豪感。最近,“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火热开展,江苏省科协1:1制作的“奋斗者”号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主驾驶张伟也来到展览现场与大家互动交流。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展览现场约访到他,听他讲述了“深潜”背后的海洋故事。

大学毕业前没见过海,但对海有憧憬

成为主驾驶后,兴奋且“压力山大”

初见张伟,他眼神中充满坚定,待人诚恳有耐心,在“奋斗者”号模型前接收着小朋友们各种“奇思妙想”,并不厌其烦地作出解答。

“我对南京很熟悉,在这里读的大学。”张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是安徽人,1988年出生,本科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我是在内陆地区长大的,大学毕业前,没有见过大海。但我对大海充满了特殊的憧憬和向往。因此,毕业时,我们自动化专业的同学很多人去了航天单位,而我选择了中国船舶第七〇二研究所。”张伟笑称,找工作属于机缘巧合。“在此之前,我也被一家汽车自动化企业发放了offer。但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海洋。”

2009年,张伟刚进入研究所就加入了载人深潜团队,当时正赶上“蛟龙”号第一次出航海试。“当时想,如果能参与到载人潜水器的科研中,一定非常幸运。”张伟在实际研究项目中边学边锻炼,后来又考取了研究所的硕士,先后参与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项目的研究。张伟介绍,“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2009年立项后,他跟着参与了整个项目的研制。“2017年,我作为主驾驶和技术人员完成了‘深海勇士’号的海试。”

第一次做主驾驶是什么感受?张伟形容第一次“下海”的心情是,很兴奋,又“压力山大”。“能亲临海底,还能驾驶潜水器,机会难得。”张伟说,一台载人潜水器凝结了诸多研发人员、制作单位的智慧和成果,经过几年才能研制成功,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造成实验失败,严重的甚至影响设备和人员安全,前功尽弃。“当然压力也是动力,能让自己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扎实。”

万米海底并非五彩斑斓

单趟行程时长13小时左右

2016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立项。这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也是当前全球同类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力最强的装备。张伟参与到了项目的研制中。作为“奋斗者”号的电气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张伟主要负责电气系统的研制,保证潜水器在海底安全航行,他还担任潜水器试验组组长,负责潜水器的试验调试、陆上联调和水池试验工作;担任潜水器主驾驶,完成水池和海上的下潜试验。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张伟介绍,“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乘坐自主研制的潜水器到达万米海底,心情激动而自豪。”一个月内,“奋斗者”号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万米海底有什么风景?张伟描述,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五彩斑斓,它其实非常灰暗,漆黑一片。“生物不算非常多,但已远超想象,海底高水压低水温,本以为生物很难在那里生存,但那里有全身透明、长着很多触角的海参,外形奇特的钩虾,长长的白海葵,也有生物学家无法辨别的新物种。”张伟告诉记者,海底食物匮乏,有时候带食物下去放在一个地方,过段时间就有很多钩虾过来觅食。张伟介绍,“奋斗者”号通过舱外机械臂,获取了一批沉积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样品带上来。“海底与海面存在水压差,在海底拳头大小的海参,到了海面变成了薄片,体内的水分都吐出来了。”

每次下潜要多长时间?吃什么?潜水器舱内宽敞吗?张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潜水器通过自重无动力下潜,到达万米的深度,下潜和上浮均在3小时左右,而每次在海底作业的时间为6个小时,加上母船将潜水器布放到水面以及回收的时间,一趟行程13个小时左右。“我们一般会带炒饭、炒面、水果,三个人挨着坐在里面,站起来的话,身体伸不直。”

挑战“海底捞针”、“海底直播”

成为主驾驶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江苏省科协1:1制作的“奋斗者”号模型里,展示了一个海底公仔,是通过“海底捞针”的形式从马里亚纳海沟打捞上来的。如何做到的呢?“光线、无线信号是无法到达海底的,陆地上习以为常的卫星导航在海底无法应用,我们先把公仔和试验装置布放在海底的一个地方,然后采用声学定位的方法在几天后找到它,为科学家获取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也验证了高精度的海底定位能力。”

张伟在“奋斗者”号模型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卢婧 摄

张伟告诉记者,印象最深刻的还在于此次在万米海底实现了视频直播。“将一个着陆器放到海底,然后与奋斗者号相互拍摄。”张伟说,通过舱内摄像机把舱内的画面拍下来,然后通过潜水器的光学通信,把画面传到着陆器上,着陆器再通过光纤传到母船上,从母船通过卫星传到央视的直播间。

在海底航行,遇到过什么惊险的事情呢?张伟告诉记者,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技术越来越进步,经验也逐渐丰富,试验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了。

“有一次驾驶‘奋斗者’号下潜到近9000米的深度时,听到潜水器发出一声巨响,我们三人非常紧张,我们三人商量,是不是耐压舱体在压力作用下破裂了?”张伟说,三人很紧张,是继续下潜还是赶紧抛载上浮确保安全?大家对潜水器做了一个细致的测试,发现没有设备工作异常,判断是浮力材变形带来的异响。“判断后决定继续下潜,回到母船后发现,果然是一块浮力材与金属架安装的地方因拉裂出现了裂纹,验证了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张伟说,虽然很有信心载人舱不会有问题,但任何人都不能有100%的把握。“真出现问题,外界的高压水会像子弹一样射进来,很危险。”

因此,张伟说,成为潜水器的主驾驶,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对潜水器有全面的了解,其次要具备非常好的心理素质。设备遇到故障时,应能迅速作出分析、决策。“与宇航员相比,潜航员对身体的要求没那么严格,潜水器是密闭常压环境,并且下潜速度缓慢,对身体素质要求没宇航员那么高,但有空间幽闭症可不行。”张伟说。

在逐梦深蓝中感受科技进步

他的儿子也有了“新理想”

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从海洋探测装备一张白纸到跻身载人深潜发达国家,短短十数年间,中国深海科技用一个又一个破纪录点燃了中国人的“深海梦想”。张伟参与了这一梦想的实现,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蛟龙”号从2009年第一次出航海试,一步步向下探索,2009年,最深到达1000米的海域;2010年到达3000米,2012年才逐渐到达7000米的深度。而“深海勇士”号达到这一目标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奋斗者号达到万米的海底,也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张伟说,之所以试验如此顺利,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装备等方面的整体实力都在不断提升。

今年,张伟还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的奋斗经历也鼓舞着身边的人。现在张伟已在无锡定居十来年了。6岁的儿子在爸爸的影响下,也对潜水器产生了兴趣。“以前儿子想当消防员,觉得消防员很厉害,能保护大家。去年海试归来,他随家人去三亚接我,看到探索一号母船以及‘奋斗者’号潜水器非常兴奋,决定以后也当潜航员。”张伟说,儿子在书上看到过,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他听说我作为主驾驶到了那里,觉得非常神奇。“家中有一本很厚的地理书,他前前后后看了几遍,现在地理知识比我丰富。”

“从科普的角度来看,1:1奋斗者号潜水器的模型,能让公众从直观上对深海设备有一定认识。公众也会有民族自豪感。”张伟告诉记者,深海载人设备的研制,目的不光为了证明能下潜到多深,更是通过深海科学的研究、深科技术的发展,为深海开发和海洋权益保护做出贡献。“青少年通过展览科普,对科技感兴趣之后,可以更早树立自己的理想。”

谈及对青少年的建议,张伟表示,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任何事情坚持下去都能取得突破,就像挖井一样,到最后一点放弃了,就永远发现不了水源。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坚持走下去就能成功。”

卢婧 摄

快问快答:

L=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冲

Z=张伟

L:平时您经常出海还是待在实验室?

Z:出海有周期性,项目研制过程中在实验室,出海比较少;研制成功后会去海试,出海较多;平时在单位,工作生活都非常规律。

L:您工作时是怎样的节奏,每天要加班吗?

Z:根据项目进度,靠近项目节点时加班比较多,平时不多。

L:工作之余,您有什么兴趣爱好?

Z:我爱好不多,有时候会带家人去周边旅游,偶尔运动,有时候会跟同事一起打打羽毛球。

L:对儿子有什么期待?会期待他也成为潜航员吗?

Z:顺其自然,每一个行业都有很多人去关注,未来看他的兴趣点在哪里。

L:在您小的时候,有没有幻想过以后会潜入万米海底?

Z:这个真没有想象过,大学毕业前我没有见过大海。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机缘巧合。这份事业具有挑战性,满足了我对大海的憧憬,所以就一直保持奋斗的状态。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视频拍摄|卢婧

视频剪辑|戴哲涵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