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忆百年|他用这把枪,创下了一个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7-16 21:04:29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张桃芳用一把没有光学瞄准镜的普通步枪,创造了32天内以436发子弹毙敌214名的奇迹。”7月1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上,历史展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纲脚本组工作人员胡卓然在抗美援朝展区向记者讲述“狙击英雄”张桃芳的故事。

陈俨 摄

张桃芳的这一杀敌成绩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他的英雄事迹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上,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战场上的“神枪手”,还因为他地地道道“江苏儿女”的身份。1931年7月,张桃芳出生于泰州兴化陈堡镇陈家堡村,他所在的24军72师214团也是在苏中这片土地上诞生的人民军队,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五团。胡卓然告诉记者:“张桃芳后来成为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到徐州的空军第五航空预备学校学习。他也是在江苏的土地上开始飞向了蓝天。”

1944式莫辛纳甘短枪管步枪(模型) 陈俨 摄

在张桃芳照片旁的玻璃展柜里,陈列了一把1944式莫辛纳甘短枪管步枪(模型)。张桃芳曾用来这个型号的枪械参加狙击作战。枪管短、没有光学瞄准镜,和现在的装备相比,它的精确性并不好。“张桃芳在童年的时候,就是个捕鱼王,他甚至可以通过水草的轻微摆动,判断鱼的位置。他有射击的基础、有捕猎的基础(经历),所以张桃芳在战场上那么准的枪法,也是有一定的天赋存在的。”兴化市陈堡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时庆涛也来到百年展现场,回忆着他印象中的张桃芳。

时庆涛在张桃芳照片前

时庆涛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通过描写张桃芳英雄事迹的小人书第一次知道了张桃芳的存在。长大后,因为自己也当过兵,一种军人情结让他对张桃芳的事迹格外关注。他在二十六年前就写过张桃芳,当时撰写“革命斗争故事集”时,时庆涛负责主编这本书,专门采写了张桃芳的生平事迹。他用书信的形式向远在山东潍坊部队的张桃芳寄去采访问题,一个星期之后,张桃芳就寄回了一份三页多的回忆录,加上时庆涛自己的调查,最终撰写成一篇“神枪手张桃芳”的文章,那是他第一次写张桃芳。“将自己报国的心和爱家乡的心在朝鲜战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打出这样好的成绩,张桃芳不只是陈堡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时庆涛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实习生 闫涵奕 视频 杨泽华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