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向党”
来源:原创
2021-07-16 15:49:09


点击音频 收听精彩内容


中国制高点(外一首)

文/周新寰

 

如果没有1921年7月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那座小楼照射出的灯光

也许多少年后,七月的夜

依旧和那些年的夜

一样黑暗

漫长

 

那束光点亮了中华民族

划时代的眺望

这光芒,人手一份

摊开伤痕累累的版图

七月的根深扎于《共产党宣言》

七月在向上生长

顽强地生长

 

八月,从江西大旅行社

喷射出的怒火

毅然撕开黎明前的黑暗

天地间,流淌出一片红色山河

而压进枪膛的

是共产党人沸腾的血液与觉醒!

 

九月,站在中国革命最初的海拔

井冈山上的登高人为峰

宽大的手掌轻摇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这是那些年最动人的秋色啊!

红米饭、南瓜汤喂养的根据地

在干稻草体贴入微的日子里

所有的心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香甜

 

十月,在延安回望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条世界上最长最曲折的破折号

或者惊叹号

——不只是抵达,更是开始

读脚写于万水千山的诗行

怎能不为之震撼!

一群西柏坡赶考人

推动一脉江山前进

一个从南湖扬帆的政党

用一双草鞋带领灰色绑腿的中国

轻装迅跑

奔向力争上游的春天

 

十一月,人民大会堂的掌声如潮

又一次集结更嘹亮的出发

时间开始了!

从十八洞村开始

从每一寸贫瘠的土地开始

而更多的是从内心和希望开始

一场场史无前例的接力赛

一次次新长征

在共和国这条最长的战线上

新时代的领路人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带领中华民族向贫困发起总攻

走出了坚定的道路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有了制高点

当用民心打底的人民领袖

与人民携手运局

居高临下,众志成城

就决定了中国必胜的

红运

 

麓山红枫

 

我怎么看,岳麓山这些红枫

都像人影

像当年伟人撑起的那把红油纸伞

 

红枫似火形如伞

伞下,从韶山赶来的青年书生

怀揣一个国家的前途

在这里起程

以至于多少年后

爱晚亭前的青石板路

依然记得,那一串串

思考的脚步

踏着浓浓的韶山口音

 

红枫燃烧的日子

潜伏于山上的革命

在浓缩的秋色里整齐地呼吸

满山枫林,用一种红

向世人宣示

红是信仰

红是基因

红是中国的底色

 

燃烧的红叶,更流淌着

一个民族的热血

层林尽染,仿佛一簇簇火焰

要把神州大地

一阕一阕地点燃

哦,枫林红起来

便红成了一座山,一团火

一面面旗帜

红成了中国革命最初的海拔

 

而一阵风过,我分明听见

红叶深处传来呐喊

——当年,正是在岳麓山下

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

从那个农家小院发出“建党先声”

 

仰望的视线里

红枫依然似火形如伞

为一个国家遮风挡雨

一树树红枫

在岳麓山排兵布阵

占据精神高地

挺立成记忆返程的路标

 

作者简介:

周新寰,湖南双峰人,80后。曾获中宣部“读一本好书”征文奖、“国酒茅台杯”十佳校园作家提名奖、教育部全国诗词歌赋创作大赛二等奖、中华校园诗歌节诗歌理论征文一等奖、光明日报征文一等奖等奖项。作品和评论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 中国青年报和《星星》《扬子江》《芳草》《黄河文学》等报刊杂志。

朗诵者简介:

春衫,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金陵好时光朗诵艺术团成员。热爱朗诵,喜欢用声音传递美好。



“我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歌大赛作品征集


   “我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歌大赛作品征集即日起启动。投稿邮箱为:wxxdsgds2021@sina.com。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讴歌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形象,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江苏的巨变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特举办“我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歌大赛暨全国著名诗人江苏诗歌系列采风活动。活动指导单位: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单位: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单位: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扬子晚报。

   “我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歌大赛作品征集,面向以江苏诗歌作者为主的全球华人诗歌作者,突出江苏高校大学生。征集仅限适合朗诵的现代新诗(不含散文诗),提倡短诗,除特别优秀的长诗外,每首诗以30行以内为佳。特别优秀的诗歌长度不限,但原则上不超过60行。每人投稿不超过3首。所有稿件必须是原创。分设大学组和成人组征集。

    征集分典型创作和公开征集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典型创作是组织全国著名诗人和优秀大学生诗人采风,典型创作的诗歌不参加大赛评比。即日开始的是公开征集,即向广大诗歌爱好者公开征集作品。内容侧重通过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来讴歌中国共产党和先进共产党员形象,讴歌江苏巨大的发展变化。对当代英模人物赵亚夫、钱七虎、王泽山等人进行诗歌创作征集。作品要求小角度,注重细节,生动感人。

    大学组征集中,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十所学校进行定向征集,主办单位将协助高校开展诗歌征集活动,每个学校组成一个诗歌专版在扬子晚报上刊发,传播优秀诗作。要求诗歌写作落到实处,结合各学校的专业特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优秀党员、功臣等进行诗歌创作。

    征集结束后,评选专家委员会经初评、复评、终评等程序,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奖项分设大学生组和成人组。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类别,获奖人数在80人左右。其中,大学生组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23人;成人组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优秀奖40人。将择时举办“我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歌大赛颁奖会,同时举行大型诗歌朗诵会。 


编辑:龚学明、束向红(特邀)、陈鸣鸣(特邀)、杨婷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