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1日,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宣布,控股股东中赫集团受让中信集团所持有的俱乐部36%股权。至此交易已全部完成,中赫集团现持有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100%股权。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国安”这个名字正式“保住了”。
“中性名”政策下,国安的“保名”策略
从中国足协推出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开始,“北京国安”这个名字的去留,一直备受关注。按照相关规定,北京国安不符合中性名要求,本来是需要改名的。
当时,有球迷在微博上向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北京12345 发送私信,表达自己的想法:国安球迷称北京国安成立28年,已经融入了人民生活当中,足协强制改名,不顾及北京球迷的情感,希望市领导能够倾听民意,保留北京体育名片;也有球迷专门拨打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希望能够保留国安俱乐部的名称。
《北京青年报》也曾撰文表示:“如果说刚开始知道国安的时候,它只是一支普通球队的名字,那么经过10年,20年的发展和演变,它所富含的意义和价值早已经超出体育的范畴,它已经是这座城市的标签和符号,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和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国安想到了一个“保名策略”。
当时俱乐部的股权结构是这样的:中赫集团持有国安俱乐部64%的股权,中信集团持有其余36%的股权。因为,中信集团有一家子公司叫“中信国安集团”,是一间位于北京的民营企业,和“中性名政策”中的“名称中不得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关联方或控制人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相悖。这就是为什么足协不允许保留“北京国安”名称的原因。
为了继续保留“国安”的名号,俱乐部的策略就是让中赫集团收购中信手上的股份,这样俱乐部背后的中赫集团旗下就不再有和国安相关的企业,国安就成为了中性名称。
网开一面,国安俱乐部被足协“留名观察”
然而,当时就国安“保名策略”的有效实施时间来看,是不可能赶得上新赛季开始的。因为,股权转让非常复杂。
今年3月份,中国足协相关方面和北京国安俱乐部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一致,暂时同意北京国安保留原名。而中国足协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想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北京国安俱乐部拿到中信集团持有的36%股份。也就是说,国安俱乐部给了足协方面一定的承诺“尽快完成股权变更”;而足协对于北京国安保留名称,也是一个“留名观察”的性质。
3月25日,北京中赫国安完成更名,俱乐部名称变更为“北京国安”。新赛季,“国安”这个名字确定可以继续使用。
本赛季中超联赛,该俱乐部以“北京国安”之名,在新任克罗地亚籍主帅比利奇的带领下已经征战了4场联赛,取得了2胜2负的战绩。
国安俱乐部终于完成了“股权变更”
6月21日,距离国安俱乐部确认使用“北京国安”作为俱乐部名称之后三个月,俱乐部的股权变更事宜终于完成,中赫集团现持有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100%股权。
国安俱乐部官方写道——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职业俱乐部之一。作为首都北京足球的代表,北京国安队一直征战于国内顶级联赛。自成立伊始,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便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和几代球迷共同经历着足球带来的喜怒哀乐,大家一起用热爱积淀了北京足球的文化和历史,留下了无数难以忘怀的故事。中赫集团于2017年初投资入主俱乐部。4年多以来,俱乐部通过全方位努力,在一线队成绩、青训梯队建设、经营管理体系、社会责任贡献等各个领域正在向着更高目标前进。
此次股权变更之后,北京国安这一名称得以保留,俱乐部衷心感谢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巨大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足协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球迷。同时也要特别感谢中信集团在过去多年的投入与坚守,“永远争第一”是中信时代留给俱乐部的宝贵精神财富,中赫将继续传承并发扬这多年积淀的文化和传统,继续坚持“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遵循足球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加大青训投入力度,脚踏实地提升俱乐部的运营管理能力,用更职业的态度和更辉煌的成绩回馈大家的期望和厚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俱乐部将会更加努力,和所有关心热爱我们的球迷一道,让北京国安真正成为北京的骄傲!我们还是要永远争第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晨瑆 孙云岳 张昊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