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不离家庭、不出社区”,苏州姑苏区构建“苏式”养老服务新格局
2021-06-20 11:16:23

“跨出家门进剧场,近在咫尺把戏赏。锡剧越剧任我挑,还有评弹叮咚响。代代传承有新意,耳濡目染慢修养。千年苏城文脉长,持之以恒路宽畅。”看完精彩的越剧演出,80多岁的居民陆斌奎赋诗一首,在朋友圈分享戏曲韵味,掀起居民中的“戏曲文化潮”。追求高品质晚年生活,逐渐成为姑苏区老人的“新时尚”。而以亲民、悦民、惠民为主题的“精品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只是苏州姑苏区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缩影。

近日,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黄爱军率队专题调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会上对全区养老工作提出3点“新要求”:建立健全养老场所建设标准,进一步细化研究服务标准;高度关注养老场所运营和质量问题,探索更科学、更具实践性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养老场所监督机制和支撑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古城“苏式”养老服务新格局。


“家门口”一站式养老,晚年“如夏花般绚烂”

老人们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参加活动

打桌球、喝咖啡、学园艺……以“家”为核心、“悦”为目标的姑苏区沧浪街道颐家悦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业之初,便迎来了大批“尝鲜”的老年居民。“我刚喝了一杯拿铁,味道不错,这儿咖啡、茶、牛奶都有,快来试试!”新沧社区居民李春芳热情地向其他老姐妹推荐。

在运动区,居民范林根、吴伟等几位老人玩起了桌球,边上四位老人研究起了沙狐球,“这种球还是第一次玩,手腕要用巧劲,一口气推出去,不然球跑不远。”郭苏英、沈永明两位老人很快掌握了诀窍,玩得十分带劲,高兴地表示“家门口的乐园来了”!中心还开设舞蹈房、活动室、健身房、运动区、书画室、手工区等,并开设APP、微信等学习课程。

养老服务健康良性发展,离不开载体建设。近期,一批位于古城区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陆续开业。作为古城区首家集全新“嵌入式”床位、集聚“互助式”和“智能化”功能于一体的项目,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拥有全天候、家庭式养老床位29张,可为社区老人提供短住托养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家门口”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功能。

居民在玩沙狐球

东坡苗圃打太极,幸福食堂享美食,书画室里寻乐趣,花间小憩助睡眠!在白洋湾街道和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启用现场,花匠们选苗、覆土、浇水,共同完成了东坡苗圃的首种。围绕“花式”养老主题特色,中心将属地的“三花”特色元素融入载体建设和运营理念中,为辖区老人打造“如夏花般绚烂”的养老生活。

随着年纪的增长,对家的依恋会越来越深。“不离家庭、不出社区”,着眼于古城区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姑苏区整合服务资源,在苏州率先提出“3+X”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即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为主渠道,社会化助餐为补充)。目前全区建有10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75个日间照料中心,初步展现出“原居安老”的美好愿景。

健身器材

纾解“痛点”,形成一体化“银发”产业链

姑苏区的居民邹老伯今年92岁,三年前结肠肿瘤手术后进入“半失能”状态,社区为其办理了由政府补贴的长期护理保险,每周可享受三次免费生活护理服务。今年春节后,邹老伯不慎摔伤导致骨折,需要康复治疗3个月,居家护理缺少医护资源,只能选择“离家”到护理院暂时居住。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的应用已全面覆盖居家和机构板块,但还是以生活护理服务为主,医疗护理服务尚未得到有效推广,”街道有关人士介绍说,姑苏区初步拟定了“资源供给”清单,逐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转型升级,但由于服务人才缺失、服务组织专业化程度不够等原因,在实际落地精细化服务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短期照护床位

因此,引领养老服务产业化程度向纵深发展,紧盯不同类型老年人群体需求,精细化、差别化、特色化供给,需要更多的市场化力量参与进来,建设一批创新型、品牌型、集团化养老服务“龙头”企业。目前,姑苏区已成立姑苏健康养老公司,持续培育居家乐、姑苏康养、福星集团等优质“本土”养老服务企业,并与上海等地的养老企业展开合作,吸引上海复星、国药康养、百行养老等“龙头”企业进行服务输入,创新适合养老服务特点的有声服务项目、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实现优势互融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

在养老服务供给宽度与专业度上,同样要下更深的功夫。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是,受制于专业服务人员的短缺,养老服务的专业程度还不够。而只有“养、护、医”有效整合,才能够形成一体化的“银发产业链”。

动态监控大屏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时代来临

大楼一层的智慧养老管理大屏上,助餐情况、服务项目、入住床位数、访客数据、动态轨迹、各楼层馆室使用情况等一目了然。沧浪街道颐家悦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高科技智能化产品可不止这些,设在中心五楼的智慧养老样板室内置紧急呼叫器、睡眠体征监测仪、感应夜灯、烟燃探测器、水浸报警器等,令人眼前一亮,也让老人的“居家环境”更安全。其中,“睡眠体征监测仪”在夜间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呼吸率等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在床离床状态、睡眠质量等情况,实时报警提醒。

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智能健康一体机被居民评价称“很实用”,居民只要刷身份证,就能完成身高、体重、体温、血氧、血压的一体化检测,自助检测提供的“体检报告单”可帮助老年人及时了解身体的最新状态。为防止老年人发生意外,该中心设有可视化智能抓拍功能,在老年人跌倒损伤时及时预警。

“刷脸支付”这项数字时代带来的福利,也将在不久的未来得以实现。沧浪街道颐家悦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会对每位用餐老人进行信息采集,等人脸信息录入系统后,老人们今后不用携带餐卡,通过AI技术进行餐盘计费,直接刷脸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

有了高科技智能矩阵的“助力”,还需要智囊团的头脑风暴。姑苏区正链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聘请专家组建姑苏养老智库,为古城养老出谋划策。

短期照护房设置了客厅

创新精准服务,打响“苏式养老”品牌

推动服务创新,推进养老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姑苏区开始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作为全国首家“虚拟养老院”,姑苏区累计为辖区7万余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失能照护、夜间陪护、健康管理等各类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广家庭夜间照护床位,开展适老化改造,促进医疗和养老数据深度融合,依托家庭医生、慢病管理等工作,稳步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

试点探索在古城保护下的开放式小区“物业+养老”服务,提升老街巷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指数。积极借鉴日本、荷兰、德国等国际先进经验,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及文化娱乐等需求,提供康复辅具租赁、康复器具运用、家庭增能培训、私人订制服务、旅居候鸟养老、智能居家安防等“养老+”多元化产品,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养老顾问咨询室

构建有文化内涵、有科技支撑、有活力有温度的“老年友好型”社区,瞄准这一目标,姑苏区4个社区启动创建工作。“让居住环境‘美一点’、让老人出行‘畅一点’、让为老服务‘全一点’、让社会参与‘多一点’、让尊老氛围‘浓一点’、让智慧养老‘新一点’!”大公园社区党委书记苏家蓉介绍说,紧扣老年人实际需求,社区将创建目标聚焦在“六个一点”,创新“互助式”养老模式,以“双向友好”的新形式打造品牌亮点,创建最具人文气息、最有互助氛围的老年友好社区。

姑苏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底,全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23.54万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比位列第二。全区80周岁以上老人4.24万,百岁老人199人。预计到2025年末,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26万左右,老龄化率将达34.75%。养老服务事关民生,连着民心,在养老服务业提质升级、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姑苏区强化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全力打造“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打响“苏式养老”品牌,勾勒出一幅“原居安老”的幸福图景。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