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江苏全国文明城市数量全国第一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6-10 21:07:51

6月10日,江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社会文明专场发布会在南京召开,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在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方面取得的成就。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江苏创成29个全国文明城市,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90.42。

江苏实现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座城。记者了解到,江苏先后推出赵亚夫、王继才等5个全国“时代楷模”,72人(组)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8人入选全国“最美人物”,1350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选树17个江苏“时代楷模”,289人(组)获评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50人入选江苏“最美人物”,2578人(组)入选“江苏好人榜”,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典型示范群体。创成29个全国文明城市、273个全国文明村镇、396个全国文明单位、35所全国文明校园、37户全国文明家庭,总数均居全国前列。

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介绍,江苏创成29个全国文明城市,占全省城市总数54.7%,总数、占比均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实现了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苏州、南通、常州、无锡实现了全域全国文明城市;20个县级城市被列入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省所有设区市、县级城市实现了江苏省文明城市全覆盖;全省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逐年稳步上升,从2015年的86.25提高到2020年的90.42。

文艺精品生产成果丰硕

江苏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长篇小说《推拿》《黄雀记》获矛盾文学奖,短篇小说《七层宝塔》、诗集《沙漏》等获鲁迅文学奖,话剧《雨花台》、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电影《秋之白华》、电视剧《海棠依旧》、图书《因为爸爸》、歌曲《蓝天下》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等获得“文华大奖”,歌剧《拉贝日记》《运之河》《鉴真东渡》赴欧美、日本等地巡演受到热烈欢迎。影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春天里》《于无声处》《白日焰火》《解放终局营救》、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等广受好评。

近期,江苏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推出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锡剧《烛光在前》、扬剧《阿莲渡江》、淮剧《为你绽放》、苏剧《太湖人家》、电影《童年周恩来》《守岛人》、电视剧《数风流人物》、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等文艺作品。据悉,江苏先后获文华表演奖43人次、梅花奖53人次、牡丹奖50项、兰亭奖39人次,1773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获国家级重点奖项总数位居前列。

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

江苏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提前实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

南京图书馆、省美术馆新馆、江苏大剧院、南京博物院二期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使用。目前,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书香江苏”建设深入推进,连续举办17届江苏读书节、10届江苏书展、11届江苏农民读书节,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认证共享阅读空间,农家书屋不断提升服务效能。2020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90.1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89个百分点。

运河文化成为显著文化标识

吴韵汉风、水韵书香是江苏文化的独特禀赋。江苏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倾力打造运河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成为全国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加快推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即将开馆运营,连续举办2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14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运河文化成为最具显示度的江苏文化标识。

持续举办“发现江苏”“同乐江苏”“符号江苏”等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有力提升江苏文化国际影响力。苏州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扬州世界“美食之都”等成为彰显江苏特色文化魅力的符号标识。

文化人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江苏着力实施文化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以“紫金文化名家”为引领、“紫金文化英才”为中坚、“紫金文化优青”为支撑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实施文艺“名师带徒”计划,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不断建强“文艺苏军”梯队。省委、省政府先后表彰38位“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26位江苏社科名家。全省共有41人入选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49人入选省“五个一批”人才,选拔培养400名各类文化英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