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悉的地铁1号线“红小梦”到7月1日前开通的地铁2号线“蓝精灵”,作为贯通城市东西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常州即将迈入换乘时代!2号线将串联常州钟楼区、天宁区、经开区三大核心区域,同时与1号线实现换乘,形成十字形主骨架,常州市民的出行将更加便利,沿线区域将更加均衡地协同发展。
地铁2号线
换乘时代将至
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主骨架
常州地铁2号线西起青枫公园站,全长19.79千米,共设15处站点,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车站1座。分别是:青枫公园站、海棠路站、五星站、勤业站、怀德站、南大街站、文化宫站、红梅公园站、五角场站、三角场站、紫云站、青洋路站、丁堰站、潞城站、五一路站。
“地铁2号线开通后,我就不用再开车上下班了!”家住常州经开区的张先生兴奋地说。张先生在常州文化广场上班,每天开车十几公里上下班。“坐公交的话,时间实在太久了,只能选择开车,但是早高峰时间经常遭遇堵车。我家就住在五一路站附近,2号线通车后,我就可以坐地铁上下班了,终于不用担心堵车上班迟到了,还节约了交通成本。”
1号线2号线站点
常州地铁2号线开通后与1号线形成十字型线网主骨架,将开启常州地铁换乘时代。文化宫站是常州地标,也是换乘车站,车站宽阔,采用T型换乘,换乘距离仅500米,十分便捷。“马上就可以坐着地铁去青枫公园赏花了!”家住新北区兰翔新村的周阿姨十分期待2号线的开通。“我家就住在河海站附近,我退休了也没其他爱好,就是喜欢逛公园,1号线开通后,我经常坐着地铁去新龙生态林散步,现在2号线马上开通了,我去逛青枫公园就很方便了!”
地铁经济赋能
主城区迎来人气新高峰
2019年,常州地铁1号线开通后,常州迈入地铁时代,1号线把武进大学城、奥体中心、文化广场、江南环球港、新龙生态林等地串联在了一起,拉近了常州北部与南部的时空距离,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红利。根据常州地铁官方统计,1号线开通后,乘地铁到环球港的人数直线上升,江南环球港也成为了目前常州最火热的商场之一。
2号线车站内
地铁2号线的开通,将让常州中心城区焕发新的光芒。由于地铁2号线的建设以及老城厢改造等,怀德桥、南大街、文化宫一带交通较为拥堵。随着2号线的开通,老城区将告别拥堵,中心城区的交通也将逐渐恢复,这对南大街、文化宫等集百货、餐饮、娱乐多业态于一体的“地铁口经济带”可谓重要利好。
为了更好打造常州中心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在常州最繁华的南大街站及延陵路段地铁区间隧道上方同步实施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两工程统筹规划,使地下商业、地铁易于实施、合理衔接,与两侧及周边商业形成地下地上空间综合体及城市地标轴廊。文化宫站与文化宫地上地下广场、购物中心、万博等形成了交通与商业的无缝衔接、便捷的流线、开阔通透的空间、立体空间环境的地标综合体和城市名片。多条地铁交会之处,往往会形成一个相对发达的集居住、商业、金融、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次中心乃至中心商圈。2号线开通后,这里将会迎来迅速发展,让地上地下寸土寸金的地段通过地铁得到进一步提升。
串联城市东西
钟楼区经开区发展新契机
作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线路,地铁2号线的开通,获益最大的区域当属钟楼新城和经开区了。2号线途经了钟楼区行政中心、五星居住区、勤业居住区、东方新城等片区,通车后将会拉动这些片区产业和商圈的更新,改变沿线的居住环境,促进常州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钟楼新城在教育、医疗、商业等各个方面配套已经较为成熟,但美中不足的是,交通配套上仍然有所欠缺,从钟楼新城到火车站坐公交,至少要耗费1个小时以上。如果碰上堵车,时间更长。地铁2号线开通之后仅需要半小时。“我经常需要出差,我家到火车站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公交的话用时太长,打车又太贵,马上地铁2号线通了,我就可以坐地铁出行了。”家住青枫公园附近的王女士就盼着2号线早点开通。青枫公园站是常州地铁2号线的西向首发站,无缝衔接青枫公园,走过青枫公园就是宝龙广场,沿茶花路向北,则是钟楼区政府,可谓实实在在的钟楼新城中心区域。五星站则是和龙湖天街紧密连接,龙湖天街客流主要以周边人群为主,其他区域的人到这里并不是很方便,所以商场整体属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号线开通后,有望给商场带来流量,龙湖天街也能迎来新的人气高峰。
2号线经开区站点
受益的还有东部的常州经开区,“东方新城”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契机。这里交通、商业、居住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位于五一路站附近的爱琴海购物公园作为经开区启动东部新城建设的重点项目,集餐饮、购物、休闲于一体,2号线的通车,让常州东部真正热闹起来。未来,伴随更多城市功能配套,常州经开区将成为承接传统居住区域外扩、居住需求外溢的时代热土。
引领城市发展
助力长三角中轴枢纽“加速跑”
常州地铁2号线开通后,十字形的交通主骨架将扩大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范围,加强了东西城区联系,疏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为常州构建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常州地铁的双线运营,激活了常州南北、东西的交通出行新方式,大大提升了长距离出行的便捷性。对于居住、办公、交通枢纽集中的区域,如钟楼新城与常州火车站、东部经开区与常州老城区等地之间出行活力尤为显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常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在 “十四五”期间,以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为目标,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的,推动基础设施立体互联、运输服务一体融合、治理体系现代高效,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构建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的进程中,轨道交通建设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根据常州地铁未来建设规划,常州还将新建5号线、6号线,形成“才”字型线网骨架,促进邹区、西太湖片区、智慧金融中心发展;在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工程基础上,继续延伸工程;中心城区成网,方便主城区内部的出行,发挥轨道交通综合效益,实现轨道交通发展的良性循环;考虑连接金坛与主城区,促进金坛开发。 常州的地铁,将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为常州“加速跑”助力。
通讯员 沈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