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乡村(18)|佘村: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2021-05-15 09:59:57

木棂窗、马头墙,庭院深深,水烟袅袅……在江宁东山,群山环绕间,有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它就是佘村社区的王家村。初夏时节来到这里,炙热的小道、潺潺的池水、温柔的徽派建筑......一切都如此宁静安逸,仿佛在上演着佘村版的《菊次郎的夏天》。

一走进佘村,就会在树影掩映间看到一些青砖黑瓦,没错,那就是佘村人引以为傲的古明清建筑群。古宅、古祠、古井、古树、古花、古窑……“金陵第一古村”,名不虚传。

重塑田园风貌 活态传承传统文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佘村依靠卖矿石、开水泥厂等产业而过得相对富裕,但后来因环保政策关停,一度落寞成为经济薄弱村。几年之前,这里还随处可见泥泞的土路,年久失修的房屋,满目疮痍的历史遗迹也没有得到更好的修缮和保护,直到2016年,佘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各类资金2.3亿元,传统村落的魅力逐渐彰显。

蓝天是幸福、青山是美丽、环境是民生。“我们修路、改造房屋、打造田园风光,差不多用了两年的时间。”佘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朱蓉说,直到2018年,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村里总会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现在来到佘村,那些青砖黑瓦的徽派建筑,有的被改造成了精品民宿,有的依旧是村民的住宅,房前屋后种植的蔬菜瓜果,俨然把房子变成了一个“微田园”。

为加快恢复和补救可能会消失的传统文化遗产,2017年,佘村提出以“传统村落风貌特质保护与文化激活驱动乡村整体复兴”的发展理念,在加快回购、修缮明清古建筑风貌的同时,挖掘佘村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乡风民俗、农耕文化等,编写村志,重拾佘村锣鼓等特色文化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脉。“我们佘村举办各种丰收节、敬老村宴等文化活动,村里很多老人又重拾了多年之前的技术,用锣鼓造势,气势不输小年轻,节日庆典热闹非凡。”朱蓉说。这样的活态传承,真正留住佘村“古风文化”的魂。

立足乡村资源 赋能乡村文旅新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作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村之一,如何构建农旅文融合发展的“佘村特色”?距离南京主城区只有13公里的佘村,以“都市郊游”与“古村文旅”为产业特色,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给“传统村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文化保护永远是我们佘村的重点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让更多的村民感受到‘乡村振兴’这四个字的含义。”朱蓉介绍说,结合佘村的区域特质、资源特点和发展特色,利用本地的山水资源优势、历史人文要素等,佘村设计出了一条有山地自行车体验训练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的体育休闲度假线路,和一条有潘家宗祠、潘家老宅等古建筑遗址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两条路线特色鲜明,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截至目前,我们佘村共有民宿10家  农家乐9家,农旅发展带动就业近300人。”朱蓉告诉记者,佘村2020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越来越多的佘村人愿意在家门口就业、创业。随着传统村落的价值逐渐得到各界的认可和重视,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迎来恢复活力的那一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视频拍摄 陈金刚 剪辑 孙楠羽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