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姐说说|南京“姐姐”陈梓童:没有人不想翻红,不担心“没存在感”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4-08 15:19:35

芒果TV热播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2》即将迎来总决赛。曾在《中国好声音》、《中国新说唱》等热门综艺上被观众认知的南京女孩陈梓童唱跳俱佳,在贴上“姐姐”标签后也展露自己的更多面。7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于自己为什么会来参加《姐姐2》,陈梓童说:“我觉得本来大家都是奔着能够多展示自己去的,没有人不想翻红。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担心大家不认识我或者缺少存在感,自我定位和认知还是蛮清晰的。”

圆梦6年前,跟那姐组团

记者:这一次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比赛,较之前的一次《中国好声音》,你从心态上有哪些改变?

陈梓童:《好声音》对我来说,我参加的时候确实是素人,那这一次虽然说我不是素人,但是相较于其他姐姐来说,我确实是在打拼和上升阶段。心态上的话,其实现在对比以前来说,会更加平稳,也就是很努力地当成一个非常好的上升期的事业在做。在这个舞台上会接纳更多面各样的自己,更愿意去跟别人尝试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不一样的风格。还有跟所有的姐姐们的相处时,有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吧。心态上反而是会更稳了,因为毕竟真的在这个节目当中,跟其他的姐姐学习到了很多。

记者:时隔六年,再次和那英姐姐同台,从师生变成了队友,相处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总决赛选择和那英组团?

陈梓童:时隔6年再跟那英姐姐同台,从师生变成了队友,就会更了解那姐生活中的另一面,然后总决赛再选择那姐也是一圆6年前的梦吧。

记者:参加节目有带来挑战的地方吗?南京的亲朋好友会给你怎样的鼓励?

陈梓童:其实这个节目,对一个30+的女生来说,它本身的高强度就是一种挑战,不光对我,对其他姐姐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亲朋好友一般都是会叫我多休息,然后身体比较重要。

成团是梦想,想说的都写在歌里

记者:因为你唱跳rap能力都很强,很多人觉得你完全有能力solo,那你为什么想做女团呢?

陈梓童:我以前其实就是当初当练习生的时候,是非常想作为一个女团出道的,当然这是我一个很久远的梦想。我作为一个solo歌手出道,其实在这个年纪能有这样一个节目能让我们去尝试,算是完成了我的梦想吧。我觉得成团对于我来说,当然我希望能成团,因为是我的梦想,我真的非常喜欢和想要做一个女团。即使我最后不成团,也许我会跟好姐妹们一起组一个限定组合。

记者:在节目中,你尝试过多种风格的造型,从最开始的酷飒rapper风到最近两次唱歌舞台的获得好评的唯美风,哪一种风格更能代表你自己?为何选择做出这样的改变的呢?

陈梓童:我觉得从rapper到最近的两次唱歌舞台,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音乐风格,其实也不算很大的改变,只不过说可能以前没有那么多人认识我,或者有关注过我其实是能唱和能rap的。

记者:每次舞台的rap歌词都是你自己写的,希望通过这些歌词表达什么样的态度和想法呢?

陈梓童:每次的舞台,我写这些rap词,大部分都是我在总结之前的一些经验啦,也算是我没有表达出来的,包括对身边的一些回馈的话,我会把它写进歌里面。这是一个创作人的好处吧,就是可以把你想说的,没说的,写在自己的歌里面。

记者:有网友评价你唱歌偏向于技术型,少了一些感情,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评价?

陈梓童:我觉得现在我已经蛮少听到这样的评价了,所以我觉得还好。我现在对于这样的评价,自己还蛮不care的,因为我自己知道我自己现在要什么了,以前会很多纠结于在这种问题上面,但是现在还好。

记者:如果成团,你觉得自己可以作为什么担当?

陈梓童:我各方面实力都还蛮均衡的,我自己也认可这一点,哈哈。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是最强辅助吧,也可能是说唱担当。

记者:参加姐姐的节目结束之后,最想做什么特别的音乐?

陈梓童:希望能融合更多没有尝试过的风格。因为也许有时候在这个舞台上,并不能满足大家所有的期待和自己的期待,就想尝试更多的风格。也许接下来做音乐,我会考虑,在这个舞台上没有实现的一些东西。

没有人不想翻红,不担心“没存在感”

记者:当初为什么会想到来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有没有担心过在30位姐姐中间自己不被人认识而缺少存在感?对于网友评价“想翻红”这件事你怎么看?

陈梓童:参加这个节目,我觉得大家都是奔着能够多展示自己去的,没有人不想翻红。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担心大家不认识我,或者缺少存在感,对我的自我定位和认知还是蛮清晰的。

记者:你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时的宣传片上说:“小透明也能成为暴风眼”,这几年怎么度过了从比赛高光到慢慢透明的时间?你觉得来到这里之后你成为你心中的“暴风眼”了吗?

陈梓童:我跟其他姐姐比,确实是辈分和资历都比较浅,所以在人气的积累和作品的积累上都没有其他的姐姐那么有资历,毕竟大家都是前辈。

我觉得因为现在是一个营销和娱乐为王的时代吧,我们也在学习着怎么进步着去营销和努力的让别人听到你的音乐呀,你的作品。所以其实我来到这个节目,你说真正成为“暴风眼”了吗?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我有尽力地去展示我在舞台上的,我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的一些素养,但是如果理解的“暴风眼”一定是要往人气或者是热度方面去讲的话,那当然还有待进步吧。

记者:对于自己不善于表达而错失了一些观众的关注,你想过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吗?

陈梓童:其实节目从第三次公演开始,我已经有慢慢去成长和努力,所以我觉得在节目上得到进步。慢慢开始学会表达,学到了很多经验。我觉得以后我会更好的。虽然节目结束了,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今后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记者:真实的你是偏向柔软还是强势?理性还是感性?

陈梓童:我是一个非常理性(感性)的人。然后其实我的反差还蛮大的,我把所有的强势和激情都用在了舞台上,我生活中其实是个非常邻家的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