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察过小区的邻居,无论是否有钱,都在骑电瓶车。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买车是大概率,但肯定会和电瓶车搭配着用。早上开奔驰上班,晚上骑电瓶车接小孩的场面,在深圳并不鲜见,总之,普遍没有面子包袱,愿意做自己。
站在交通的角度看,如果路远,开车自然更方便一些,要是目的地在方圆三公里以内,和汽车相比,电瓶车是最优解,不但不担心堵车,还特别好停,只要不挡着别人的路就行。因着方便,买电瓶车第一年,我骑电瓶车的里程就超过了开车。
还在婚前,我就听同事们说,要攒钱买小汽车,不然送小孩上幼儿园面子上挂不住。当时,我的感觉就很惊悚,虚荣心居然可以羁绊一家两代人。后来,我来到深圳,结婚生女,注意到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周围的家长都在骑着电瓶车接送小孩。确实也有过惊悚,我亲眼目睹老大同班同学家长的路虎,停在路边5分钟,结果被贴了500块钱罚单。
我的两个女儿,因为习惯了坐电瓶车上下学,偶尔坐汽车还特别不习惯,讨厌汽油味不说,还很容易晕车。老二尤其明显。有一次搭朋友便车,顺路去幼儿园接老二。“电瓶车呢?”她上车就有些不爽。“叔叔开的是宝马,”我跟她讲,就好像四岁的宝宝应该知道宝马意味着什么。“电瓶车呢?”她先是啜泣,继而嚎啕大哭起来。终于活着见到了坐在宝马车上哭,坐在电瓶车上笑的女士。
电瓶车的负面问题就是安全隐患。深圳也是下重手管理,很早就开始推行安全头盔。还有一些措施,显得相当另类。我去外地出差,惊奇于当地的骑手都是在机动车道上骑电瓶车。反正在深圳,这是要挨罚的。除了极少数的地区,深圳的电瓶车只能在人行道上通行。如果违规,又很不幸遇到查车,罚款是免不了的,开始是20元,现在差不多是50元。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在电瓶车管理方面,宝安区又走到了深圳市的前列,前两年就开始推行给电瓶车上牌,以纳入统一管理。车牌分两种,黄牌是超标的,有规定的使用时限,白牌则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可以一直骑到报废。之前认为自己的电瓶车已经很旧了,想着啥时候换掉,结果上牌时给的是黄牌。过一两年这辆可爱的小电瓶车就不能骑了,居然又开始舍不得。噫,世间之物,得到的就不会珍惜,电瓶车亦如是。
关于电瓶车,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天上飘着蒙蒙细雨。我在人行道上骑着小电瓶车,艰难地左躲右闪,绕开路砖下隐藏的水坑。突然,仿佛天外飞仙一般,一位交警出现在面前。我瞬间不知所措。想到自己不在机动车道上,戴了头盔,连口罩都没忘记,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张嘴”,交警拿出一个棒子。“哈气。”我猛吸了一口气,使劲呼出去。他看了看棒子,似乎很满意,放我走了。骑出来五分钟,我才反应过来,刚才这是在查酒驾啊。不知道其他人经历过没有,我是身边同事中,第一个骑电瓶车被查酒驾的。这件事我引以为傲,说了小半个月。
关于作者
李帆 生于兰州,定居深圳,前媒体人,现法律人。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为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