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能救人性命吗?最近福建厦门的一个公益摄影师商华鸽火了,2018年以来,他主动找到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希望做摄影志愿者,无偿拍摄并帮白血病患儿筹款。三年来,他辗转厦门福州两地,记录了50多个白血病家庭和困境群体的影像故事,为他们中的贫困患儿筹集善款。
商华鸽
“每一分钱都会给到捐助对象,绝对不抽取任何费用。”2月18日,商华鸽在接受紫牛新闻的采访中说,“影像传播带来的关注和捐助,未必能百分之百地挽救一条性命,却能让年轻的生命走向终点的过程中,多些陌生人的陪伴和温暖。”他谈及公益摄影的初心和经历表示,虽有挫败和煎熬,但没有丝毫后悔,未来仍会坚持。
曾报道罕见病患者,他从记者变成了公益摄影师
在成为公益摄影师之前,36岁的商华鸽曾先后在厦门和北京的媒体工作近10年,采写编评摄样样都干。2014年北漂期间,他从一线记者岗位转为管理岗位。转岗后,他多出了一些可以自己把控的时间,一有时间就会去北京鼓楼西大街的盲人电影院做一些公益报道,也会跟拍一些困难家庭的罕见病患者。
系列报道影像发出后,商华鸽才意识到他手中的相机能拍摄的不止是照片,还能成为这些贫苦家庭的“救命钱”,“我发现通过这些可以公开传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能够把关注度给到有需要的人,为他们筹集到捐款。”
媒体工作的公益报道经历是商华鸽走向公益摄影的启蒙,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他再回厦门工作,正好有了择业空档。“原本可以选择个更稳定的工作,但是有天我在网上看到公益摄影师的介绍,跟之前参与的罕见病患者报道比较类似,正好我有运营自媒体账号的想法,就想着可以边做公益摄影,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文字,拍成图片,做成视频,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商华鸽拍摄的叶鑫鹏妈妈:她在祭拜儿子的路上
商华鸽说,在他的价值判断中,救人和帮人永远是第一位,这可能是他选择成为公益摄影师的最大原因。“摄影带给我的不止是发现美好的快感,成为公益摄影师以来,每次按下快门,我都觉得在跟生命赛跑。”
2018年母亲节,商华鸽去福州拍摄十个贫困家庭的白血病患儿母亲肖像,得以认识了一岁半的女孩陈凯恩,这也是他遇到的第一例死亡:她出生9个月后发病,一岁半去世。
初次的公益拍摄并未立刻发挥作用,在关注度还没到位、募捐款还没筹集到的时候,有的白血病患儿就已经离开了人世。“一年的时间里,我认识的10个白血病患儿母亲,已经有三人永远失去了她们的孩子。”
商华鸽告诉记者,每次面临挫败,传播效果未达预期时,我还是会尽快收拾心情,准备投入下一场战斗,“万一,下一次就成功了呢?”
跟拍贫困绝症患者,为其筹集善款
商华鸽的“白色计划”还在继续,他还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组织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感光计划”。2019年1月18日起,他又先后跟踪拍摄了7名白血病患儿。在不到两个月的拍摄时间内,他乘坐动车出行17次,行程总计超过5000公里。“我所接触的病患,有九成以上家境困难。这些孩子来到世间,来去匆匆,留下人财两空的家庭。”
2019年6月后,商华鸽所运营的自媒体账号关注量逐渐上升,时不时也会有一些爆款图文视频作品出现,间接为他镜头下的大病家庭引来捐助,与此同时,死亡病例也开始朝他走来,一个接一个,面貌不一。
商华鸽拍摄的叶鑫鹏
享年6岁的福建男孩叶鑫鹏是商华鸽最难忘的大病患者,小鑫鹏父母都是农民,1岁患癌,六年的生命中经历30次腰穿,20次骨穿,10次胸穿,40次化疗,1次骨髓移植。从记事开始,他的生命就靠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来维持,也幸运地得到了适配器官的捐赠。正因为外界持续向他传递善意,小鑫鹏刚到6岁就萌生了做慈善助人的念头。
“这小家伙是个话痨,他在移植舱也不闲着,住院的时候居然想着把自己做的手串低价卖给护士,然后捐出去给其他需要治疗的小朋友。”2019年3月2日,在距离小鑫鹏顺利出舱还有28天的时候,出现排异反应,他在福州的一家医院去世。不久后,他妈妈把社会捐助的剩余善款183805元全部捐出。
商华鸽说,小鑫鹏离世那天,他刻意没去福州送他,只写一篇短文祭奠。“我害怕到了福州的火葬场,我会情绪崩溃,快门都按不下去。”
2020年7月11日,小鑫鹏离世一年多,疫情稍缓,商华鸽与他的家人再次重逢,一起去他的坟前祭拜。回到厦门后,他将此次拍摄的素材,再加上小鑫鹏还在世的一些记录,整理成了将近10分钟的视频,发布在了社交帐号上,点击量迅速破十万。
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四个月后,有位大学退休老师陈女士看到视频后,突然联系上了他,向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捐赠了10万元,用于定向救助省内像叶鑫鹏这样的白血病患儿。“这十万元的每一分钱,都会给到需要的白血病患者。”商华鸽在跟陈女士的聊天中,再三承诺。
必须求证患者家庭背景,确保善款给到需要的人
每次入户调查必须要去到医院、出租屋以及被救助者的老家,来保证患者家境确实贫困,需要帮扶。商华鸽所接触的大病家庭老家很多都在深山,有些单车道的盘山路弯弯绕绕,让他练就了一身驾驶本领。
“我一般是先在福州跟捐助对象联系上,如果是外地务工人员,要去他们的出租屋看一下,然后再到他们的医院,还需要他抽出一天的时间带我回自己的老家。”商华鸽不会见到一个人立刻跟他拍照,摸底调查,调查背景都是基本工作,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拍出动人的照片,更是为了确保把捐助给到真正需要的人。
商华鸽摄影作品
除了老婆和女儿外,手中的相机是商华鸽最熟悉的合作伙伴。3年来他换了一台又一台相机,拍摄了近万张照片,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他却张口就能完整讲述出来。“我对这些照片的要求就是真实,一点都不能夸张,也不能艺术化,更不能ps。”
叶国汉说他在见到商华鸽之前,正处于人生最绝望的时候。2020年末,他三岁的女儿被确诊为白血病,为了留女儿一命,在鞋厂打工的夫妻俩退掉出租屋,把所有家当装进几个大包袱,住到福州一家医院的住院部一楼大厅。“有段时间为了筹钱,我就在街上乞讨,见人就跪。”遇到商华鸽之后,叶国汉的家庭故事被他拍摄下来,发布在社交平台,很快筹集到了女儿治病需要的善款。
商华鸽摄影作品
“救人一命这件事情当然不是全靠我,首先得是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家庭成员的努力,再加上我在影像传播上的工作,我们合力去挽救一条生命。”商华鸽说,其实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那些在看了他拍摄的照片后,愿意捐赠爱心善款的每一个人。
“见多了这种事情后,我会觉得没有什么比健康快乐更重要。”抛去公益摄影师的身份,回归到生活,商华鸽还是一个2岁女儿的平凡父亲,在他看来,能用拍照片来帮人,不仅为他带来了工作上的成就感,还能给女儿树立榜样,希望她长大后也能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善良女孩儿。
校对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