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月28日讯 (通讯员 刘华联 冯凯 记者 张斌)这几天,29岁的常州市民王先生十分苦恼。入冬之后,他便经常鼻出血。是小伙子血气方刚?还是办公室太干燥了?热心的同事找来了加湿器,然而效果不佳。
他赶紧找到常州一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薛海翔。经检查,终于发现“罪魁祸首”——鼻中隔黏膜糜烂。据医生透露,入冬以来耳鼻咽喉科门诊上因鼻出血而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流鼻血是由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所引起,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加上开空调,鼻腔会更加干燥,不小心抠一下就可能发生鼻出血。同时,冬日饮食相对温热辛辣,食物的热气会使鼻腔内血液运行加快,如果鼻黏膜较薄或曾经受过伤,就会容易鼻出血。
专家指出,发生鼻出血后,建议持续捏住出血侧鼻翼,头略前倾,张口呼吸。不建议“捏鼻仰头”法,这样容易导致血液经鼻腔倒流入气道和消化道,造成意外。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秋冬季节更容易发生鼻出血,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片等)2周,如果还伴有鼻痒、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可以接替连续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2月,建议咨询耳鼻喉科医生。
如何预防冬季鼻出血?专家建议:1、在室内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温润的空气可有效保护鼻黏膜。2、保持良好习惯,平时尽量不挖、揉鼻子。3、多饮水,少食辛辣、火锅等热性食物,可适当进食绿豆汤、火龙果等清热降火的食物。4、积极治疗鼻炎等相关疾病,以及全身慢性疾病,祛除发病因素。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