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趣画节气|“冬至大如年”从何而来?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20 16:50:46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我国古代,很重视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过新年是相差无几的。这种说法有何依据?
历史学者介绍说,在周秦时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到了冬至才过新年,以每年冬至为一年的元旦。从这个意义上说,冬至就是曾经的年。
从汉代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正式将正月和冬至分开,冬至由此成为“冬节”“至节”,官府也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叫“贺冬”。
到了宋代,冬至被定为“法定节日”,例行放假。宋代童谣说:“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
明清时代,冬至依旧长盛不衰,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说。皇帝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时至今日,有些地方还流传着“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的谚语。
校对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