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紫牛头条

紫牛头条|对话拍短剧的清华女博士:不打算改行,也许以后科研和文娱也能结合起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7 16:53:00

近日,“清华博士”袁小格(艺名)勇闯短剧赛道,饰演女主角的故事引来不少关注。她在社交平台大方分享自己拍摄花絮,网友惊呼:“短剧赛道都这么卷了吗?”“清华博士拍短剧是不是有点浪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95后湖南妹子袁小格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目前在一家省级实验室从事新型研发工作,因单位和高校合署办公,她拥有寒暑假。今年夏天,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拍起了短剧,饰演女一号,她直言:“拍短剧是和科研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这种‘即时满足’调节情绪,释放了生活中很多压力。”

清华博士利用暑期拍短剧

“解锁不一样的身份很有趣”

“我博士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研究消费行为和市场规律,涉及大数据建模、传播学优化和战略思维。”袁小格告诉记者,她2023年毕业后入职一家科研单位,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推进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化,“平时工作很忙,有时候一天开三四个会议,到晚上十一二点才有空闲时间。”袁小格说,好在这份工作有寒暑假,能给自己一些缓冲时间。

今年暑假,她经由朋友介绍,接触到了短剧行业,“我觉得挺好玩的,就报名参演了。”聊起自己参与的这部短剧,袁小格如数家珍,“这个短剧名叫《星城棋缘》,讲述女棋手和伙伴们围绕一本丢失的棋谱展开了寻觅历史之旅。目前已经在抖音、红果、爱奇艺、视频号等官方平台上映了,我演了女主角,我觉得这个角色和我生活里的身份有相近之处。比如剧中,女主角是一名棋手,也是一名文物修复师,而现实中我的工作和文物3D建模复原算法相关。当然,剧中角色拥有和我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因此我演起来既亲切又感到充满挑战。”

袁小格拍摄短剧的剧照

袁小格告诉记者,她一直对文化创作和表演很感兴趣,“尽管之前没有正式参演过任何影视作品,但我上学时参加过舞台剧和音乐剧演出,也做过一些短视频,算是积累了一点经验。”

173厘米的身高,十分大气的长相,让袁小格很快被剧组敲定。“这是一部30集的短剧,每集一分钟左右,总共容量也就30多分钟,我本来以为拍摄起来不会很费力。”但实际进入拍摄,节奏之快让袁小格大吃一惊,“我们仅仅拍了五天就杀青了!拍摄密度和强度都很大,每天从早拍到晚,拍十几场戏,都是到深夜才收工。我每天都困得不行,全靠咖啡‘续命’!”袁小格说,拍摄这几天强度很大,还在结束后立马就回家补觉了,生活中也不建议大家如此熬夜。尽管此次拍摄过程非常辛苦,但当她看到成片上线时,充满了成就感,“目前有近两万的观看量了,有网友点赞,也有网友提意见,我都欣然接受,毕竟这只是一个开始。”对袁小格来说,这次尝试是很美好的经历,“团队拍摄氛围非常好,去了长沙很多地方取景,团队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那种并肩作战的感觉很珍贵。”不少网友关心拍短剧的收入,袁小格回应说一天片酬大约1000到1500元。

把拍短剧当作科研之余的放松

“不是浪费而是平衡”

袁小格作为清华博士拍摄短剧的新闻在网上被不少人议论,“拍短剧的浮躁会不会和科研生活有冲突?”“科研人该不该闯入娱乐赛道?”面对网友们的提问,袁小格大方回应:“做科研需要长期专注投入,成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这种不确定性容易给我带来焦虑。相比之下,我觉得短剧创作是一个即时反馈的过程,几天就能拍完,上线后很快能收到观众的各种反馈。这种即时感让我从科研的紧绷状态中抽离出来,能调节我的情绪,让我收获某种平衡。同时,在剧组里和团队成员们沟通交流,也收获了另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工作中的袁小格

面对“清华博士拍短剧是浪费学历”的质疑,袁小格态度很明确,“学历不是枷锁,而是给我们更多选择权。博士身份并非‘只能做科研’的标签。”她认为,学校训练的是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不同场景运用,“短剧是一种文化创新形式,如果能用我的专业背景带来新的思考,这本身就是学历价值的体现,人生的可能性不该被标签限制。”此外,短剧播出后,也有网友对她的外貌和体态提出过议论,袁小格说:“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不同,演员的魅力在于能否塑造角色。李雪琴的才华、黄渤的演技、金靖的喜剧能量都证明了专业和内在魅力才是长久的光芒,这也是我会持续努力的方向。”

袁小格的博士毕业照

拍完短剧回归正常生活

未来想探索无限可能

记者采访了解到,袁小格是湖南人,是一名95后,生活中性格开朗,多才多艺。这次“勇闯”短剧赛道,让她在社交媒体上多了一些粉丝,也接到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邀约,这些让她感到意外又惊喜。有人问她是否会考虑转行,袁小格笑着说:“我暂时只是把这些经历当作对生活的调节。拍完短剧后,我又回归了原本的生活,我仍然是一个科研人。不过这次经历,让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也许以后科研和文娱也能相结合,比如将XR、VR等技术运用到短剧里,让观众拥有更沉浸的体验,解读到更深的文化内涵。未来我也许会尝试制片、策划甚至投资,把短剧作为‘实验场’,探索文化+科技的更多可能。”

生活中的袁小格

对于短剧行业,袁小格也有自己的思考,“市面上短剧的质量确实良莠不齐,有的作品拍摄粗糙、剧本设计哗众取宠,这给短剧行业带来了不少负面评价。但我觉得,短剧在当代仍然具有蓬勃生命力,碎片化的形式很适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很多短剧能达到数亿的观看量,也是一个具象化的证明。未来,如何把短剧优质化,这是一个需要全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我觉得已经拍出了很多不错的短剧,但良币驱逐劣币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随着市场优胜劣汰和观众审美提升,会涌现出更多精品。”她也呼吁观众保持耐心,期待更有创意和深度的作品。

实习生 孙舒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视频素材 受访者提供 剪辑 马斌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