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快评|回顾上海动物园奶瓶喂奶事件:真正的文明规范应容得下婴儿啼哭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1 14:15:00
从6月14日茅先生夫妇带着10个月大的婴儿在上海动物园展览馆内用奶瓶喂奶被制止,到6月24日上海动物园电话告知茅先生“工作人员依规履职,无需道歉”,6月30日,该事件在网络发酵后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动物园太不近人情,上海动物园终于“低头”道歉了。然而,此前上海动物园一句理直气壮的“文明观展”依然让人耿耿于怀。
一些网友的批评切中要害:动物尚且懂得保护幼崽,为何一家动物园,能够以“文明”为由拒绝一个十个月大婴儿用奶瓶喝奶的需求?婴儿用奶瓶喝奶到底“不文明”在何处?
这场冲突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某些公共管理思维中“文明规范”的异化——婴儿饥饿的啼哭,是生命最基本、最不可抗拒的诉求。所谓“禁止饮食”的文明规范,其初衷本在维护公共环境的清洁有序,而非对基本生理需求的冷漠切割。当规则失去了对婴儿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应有的敬畏与包容,其本身便已远离了文明的本质。
更深层看,园方母婴室设置的不合理才是此事的“导火索”,若园内母婴设施能够更密集、更合理的分别于园区各区域,让家长们能够快捷抵达、便捷使用,想必家长们也不会偏要进行展厅内奶瓶喂奶这一“不文明”行为。园方在通报中承诺“完善服务设施”,正是对这一关键痛点姗姗来迟的觉醒——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与人文考量,才是一座现代文明动物园应有的底色。
而跳出单一事件,茅先生一家的遭遇更映照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深层命题。真正的生育友好,不应停留在口号层面,更需浸润于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它意味着城市空间对婴幼儿基本需求的主动“弯腰”:当母亲的哺乳能够有足够的隐私空间;当完全没有自控能力的婴儿的啼哭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当家庭卫生间足够多,让携带异性婴幼儿的家长不再尴尬……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必以最大的温柔拥抱新生命的脆弱与需求。当每一处公共空间都懂得俯身倾听那初生的啼哭,那才是对“生育友好”最坚实的注脚,也是对文明规范最温暖的诠释。刘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