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超”越山海,情系江苏! 四大洲、十二国,江苏13市外籍选手齐聚南京共话“汉字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8 08:43:00

金风送爽,雅韵流长。9月17日下午,由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江苏省各设区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扬子晚报承办的第三届江苏省“汉字缘”汉语演讲大赛决赛在江苏南京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成功举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钱文华,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等参加活动,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师生,北京西路社区代表等来到现场观摩比赛。

大赛现场

以“超”为题  阐述汉字之缘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钱文华在致辞中表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魂,中华文明最具生命力的载体。“汉字缘”大赛已成为江苏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品牌活动。选择“超”字作为今年主题,既呼应了江苏大地如火如荼的“苏超”赛事所展现的团结拼搏、勇于超越的精神,也寄托了希望通过语言与文化的力量,超越地域与文化的差异,深化文明互鉴的美好愿景。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钱文华

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在致辞中表示:“江苏是开放包容的经济文化大省,更是外国友人感知中国、融入中国的重要窗口。”扬子晚报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将通过融媒体报道,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江苏,让江苏更广阔地拥抱世界。

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

来自四大洲、十二国,江苏13市外籍选手齐聚南京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与年龄层次的选手踊跃参与。经过各市严格选拔,最终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的12个国家、13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本次大赛以“超越山海,情系江苏”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传递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相知相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决赛现场,选手们结合一分钟自我介绍和五分钟主题演讲,生动阐释对“超”字的独特理解。他们中既有求学江苏的海外学子,也有在此工作生活多年的外国友人。演讲内容或从个人成长经历出发,讲述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或聚焦在江苏的所见所闻,分享科技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包容带来的时代“超”越;或剖析“超”字本身的哲学意蕴,探讨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带来的“超”越。

盐城市代表选手、来自泰国的林玉凤。她以盐城珍稀候鸟“勺嘴鹬”为喻,生动讲述自己对“超”字的理解,她立志成为一名国际导游,带领更多人领略中国大好河山,演讲真挚动人,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南通市代表选手、来自俄罗斯的奥莉佳,以“身边的超人”为题,温情讲述了她在江苏所感受到的平凡温暖与不平凡人情,展现这片土地独特的人文魅力;苏州市代表选手、美籍友人韩脉,则以汉字拆解为巧思,生动演绎“超”字的结构与意涵,表达出对江苏深切的认同与热爱。在众多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是英国选手茉莉,年仅六岁,她生动的表达和纯真的视角,成为本届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展现了汉语学习日益国际化的新趋势。

五星红旗与12国国旗共同飘扬 开启友谊新起点

评委团由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曹贤文;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南京朗诵协会理事钟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高级记者、河海大学客座教授陈太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资深记者、江苏省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一等奖获得者冯可;《2022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姜震组成。他们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述、问答表现、现场感染力等多个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审,并进行了精彩提问与互动点评。

比赛演讲环节结束后,现场迎来了充满温情与活力的互动场景。13位参赛选手手持各自国家的国旗登台,用中文响亮喊出所代表江苏城市的宣传口号。与此同时,各设区市友协与带教老师手持中国国旗走上舞台,与选手们亲切互动。国旗在舞台上交相辉映,热情的口号响彻会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一刻,语言超越了国界,文化融汇于掌声,生动诠释了“超越山海,情系江苏”的赛事主题。

优秀组织奖:

盐城市友协、南通市友协、无锡市友协、宿迁市友协、常州市友协、镇江市友协

优秀指导老师:

南京市: 储楚;无锡市:李敏华;徐州市:郭仁杰;常州市:曹钰;苏州市:程方潇;南通市:王悦鹏;连云港市:时敏; 淮安市:李众;盐城市:王柯;扬州市:谢亚南;镇江市:穆亚格;泰州市:唐鹏;宿迁市:杨春燕

大赛合影

文明互鉴不止于语言,更指向未来。大赛在热烈、友好、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本届“汉字缘”汉语演讲大赛再次成功超越了语言的界限,成为连接中外人民心灵的文化纽带,生动践行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为讲好中国故事江苏篇章、深化江苏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策划:喻文君

记者:卢婧 李雪琪

摄制:宋峤 于房浩 李铭哲 杨泽华 杨恒国 朱信智 陈金刚 曾宏亮 袁蒙西(实习生)朱雨柔(实习生)胡子煜(实习生)

会务:赵云 王梦晓 张晨晔 戎毅晔 汤清宇 熊越 潘欣瑶(实习生)汪梓涵(实习生)

设计:肖甜 赵岑 李子佳 冯晨禛 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