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十几块到上万元,小小蟋蟀斗出半世纪江湖!苏州大爷的秋日仪式感都在“财绩”罐中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7 10:13:00

“苏州话叫‘财绩’,我的‘财绩’就是我的‘财’!”莫大爷捧着一只蟋蟀向记者介绍。当城市在快节奏中奔跑,苏州老巷却为一只蟋蟀慢了下来。十几块到上万元,有人当玩具,有人当“硬通货”。秋日午后,姑苏区史家巷里,一场关于“财气”与“乐趣”的市井大戏正悄然上演。

巷口处摆放着数十个瓷罐,罐中均是待售的蟋蟀

9月16日,在史家巷与大新巷交汇处台阶上,数十个瓷罐整齐排列,罐中皆是待售的蟋蟀,每个罐子上贴着“精品”“优”“特大”等标签。

蟋蟀“选手”正在进行赛前称重分组

卖家隋女士是山东人,从事蟋蟀买卖已有二十余年。她告诉记者,这里是苏州有名的蟋蟀小集市,每年立秋后,便有众多爱好者前来挑虫、买虫、斗虫。“最便宜的十块钱,贵的能卖到三五百。从上海、江阴来的客人不少,前阵子还有位外地顾客一口气买了几十只。”

史家巷秋日斗蟋蟀,吸引众多“虫友”驻足围观

巷子深处,几位“虫友”正围在一张小方桌前斗蟋蟀。斗栅之中,两只蟋蟀针锋相对,随着闸板提起,双虫猛然交口,钳须相抵,厮杀激烈。“看,这‘将军’多勇猛!”围观者不时拍手叫好,激动地挥臂呐喊。

两虫交口,厮杀激烈

“蟋蟀在苏州话里叫‘财绩’,取的是‘财气’的谐音。”老虫友莫大爷操着一口地道的苏州方言解释道,“自己的‘财绩’就是自己的‘财’,寓意好,也讨个吉利!”莫大爷从18岁起便痴迷于此,如今已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吃完午饭,一点左右就来这儿,和街坊邻居斗斗蟋蟀,图个秋日乐。”

71岁的陆大爷从16岁起接触蟋蟀,至今已55年。他介绍,选虫讲究“百里挑一”:先看牙口,再看体态,最后听鸣声。“战斗力强、胜率高的虫,价格能炒到上万元。但街坊间多图乐子,一只也就几十元。”

陆大爷正专心观看斗蟋蟀

据多位“虫友”透露,优质蟋蟀在江浙、山东等地专业圈内可作为“硬通货”交易,个别名虫成交价达数万元。

陆大爷表示,儿女工作忙,斗蟋蟀是他与老友社交的主要方式。“斗蟋蟀,斗的其实是智慧和耐心。要是我的虫赢了,说明我眼光准、养得好,那成就感,不亚于赢了一场大奖!”

围观的“虫友”告诉记者,今年史家巷的蟋蟀活动大概会持续至10月初,“周末这里更是热闹”。一群老苏州人用一场场“秋斗”,延续着属于初秋的仪式感,也守护着一份日渐式微的城市记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赵旭

视频 赵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