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糖尿病必须终身服药?专家:“体重管理+早期干预”可实现“逆转”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8 17:30:0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2.33亿人,相当于每7人中就有1名患者。以往,糖尿病一直被认为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近年来,糖尿病“逆转”的治疗理念逐渐成为新目标。据悉,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自6月成立以来,通过逆转缓解方案,已帮助20余名患者成功实现了糖尿病缓解,有望实现“逆转”。

230斤超重男子确诊糖尿病

戒烟酒控体重是“逆转”关键

7月15日下午,中国首届“国之名医”、糖尿病逆转领域的领军专家邹大进教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坐诊。

邹大进教授 

“医生,我一个月前体检,空腹血糖值超过了13mmol/L,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您看我的血糖还能降下来吗?”三十多岁的陈先生(化名)满脸愁容地走进诊室,邹大进教授查看了他的检查报告,发现陈先生的血糖、血脂、尿酸等多项指标都偏高。

“可能是遗传吧,我从小就胖,平时还爱喝高糖饮料,烟酒也一直没断过。”陈先生坦言,自己20岁时体重就200斤出头,但那时候体检血糖一直正常。可如今体重飙升到230斤,身体就出了问题。

“你现在胰岛素抵抗问题比较严重,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帮你回到健康的轨道,关键是要控制所有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邹大进教授解释,抽烟、喝酒再加上肥胖,正是引发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随后,他为陈先生制定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处方”。

邹大进教授指出,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早期管理格外重要。“我们现在强调体重管理和血糖管理的‘双正常化’,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摆脱对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依赖,同时避免出现药物越吃越多、病情却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后果。”

他进一步补充,在刚确诊时就积极把血糖管理到正常范围,能让患者在未来二、三十年获益。相反,如果等到五六年后才将血糖控制正常,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因为此前长期的高血糖已经对血管和器官造成了累积性损害,而这些损害很难完全逆转。“尽早让新诊断的患者实现血糖正常化,正是我们推动糖尿病逆转的初衷。”

哪些糖尿病患者可实现“逆转”?

病程五年内、超重者更易成功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进行“逆转”?邹大进教授指出,胰岛功能尚可、超重或肥胖且病程在五年之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早期干预更容易实现糖尿病“逆转”。

与传统内分泌科治疗糖尿病的方式不同,“糖尿病逆转中心”会时刻监控患者在家的饮食、睡眠、运动等情况,力求“实现患者生活方式完全的、彻底的、革命性的改变”。传统糖尿病治疗仅采用药物处方,而糖尿病逆转则运用了营养、运动、心理、中医、药物、手术六张“处方”。

“大约三分之二的糖尿病发病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一旦患者开始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有可能‘逆转’病情,摆脱糖尿病的困扰。”邹大进教授认为,这里面医生的作用占三分之一,更多要依靠患者自身的努力。

据介绍,通过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管理干预,约50%的患者能改善状况,不再完全依赖胰岛素;若再进行半年的强化管理,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80%,仅约20%的患者可能需要继续接受更深入或持续的治疗。

糖尿病逆转中心首例

一个月减重15斤,血糖回归理想

29岁的张先生(化名)是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的首位患者。当天,他准时前来复诊,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经过一个多月的规范治疗,他的血糖控制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今空腹血糖稳定在 5.5mmol/L左右,餐后血糖维持在6-7mmol/L之间,体重也减轻了15斤。 

张先生减重前后对比图

张先生因工作原因,饮食和生活作息不规律,还经常暴饮暴食。前两年体检时,他的空腹血糖就已达到7mmol/L多,但当时并未重视,只是购买降糖药偶尔服用,也没规律坚持。直到今年体检,其空腹血糖骤升至18.2mmol/L。

经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科及糖尿病中心主任唐伟介绍,张先生成为了“糖尿病逆转中心”的首位入组者。

住院期间,张先生接受了胰岛素泵治疗与药物干预双管齐下的方案。唐伟主任还特意组建了包含营养师、康复科主任在内的专属微信群,为他提供全天候、多维度的健康指导。营养师根据他的体质和生活习惯,量身定制了详尽的饮食计划——从食材选择到每日摄入量,再到需严格控制或避免的食物,都标注得十分清晰,让他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轻松遵循。

尽管血糖已趋于正常,但减重仍是接下来的核心目标。按照唐伟主任的治疗方案,他需要再减重40斤,以达到150斤的标准体重。“我计划在半年内完成这个目标。”张先生充满信心地说,“等体重降下来,就有机会减药甚至停药了。”

“逆转”成功不是终点

长期健康生活才是关键

“我从二十年前就投身于糖尿病‘逆转’治疗工作,很多患者已经彻底摆脱了对药物和胰岛素的依赖,至今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邹大进教授强调,但“逆转”成功并不意味着进了“保险箱”,患者仍需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维持正常的健康状态。

过去,患者往往被动接受治疗,医生让吃什么降压药、打什么胰岛素,就照做,而现在通过“逆转”治疗,患者转变为主动追求健康的状态。“他们了解了自己应该吃什么、吃多少、如何运动,以及如何与糖尿病抗争,从而避免糖尿病损害健康。”

邹大进教授坦言,少数患者可能因胰岛功能损害严重或有特定家族史,逆转会很困难。对于无法完全逆转的患者,他认为关键在于规范用药,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所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这样即使不能完全逆转,也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通讯员:穆婷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