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曹雪芹诞辰310周年,他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这位南京“优秀市民”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9 17:00:00

今年是曹雪芹诞辰310周年。5月18日,南京乌龙潭公园曹雪芹纪念馆前聚集了一大群红学爱好者,自发纪念这位杰出作家。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表示,《红楼梦》写的就是一群南京人的故事,“是曹雪芹让《红楼梦》成为南京的文化名片,可以说,曹雪芹是南京的‘优秀市民’。”

虽然地处“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但乌龙潭公园里的曹雪芹纪念馆却鲜为人知。记者了解到,纪念馆久未开放,只有馆前的曹雪芹雕像还在为这座尘封已久的建筑“代言”。苗怀明教授告诉记者,“曹雪芹先生像”几个字为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所题。“这是曹家在南京的另一处花园的旧址。310年前,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在南京成长到15岁左右才去了北京,所以,曹雪芹的少年时代肯定来过这里。”

这一处的“曹家花园”曾经有多大?苗怀明比划了一下范围:南京广州路两侧,东起干河沿(南京大学南园广州路门口)、青岛路,西至随家仓、乌龙潭,以小仓山为中心。曹家被查抄后,归了下一任江宁织造隋赫德,被称为“隋园”。“后来隋赫德家也败落了,袁枚将它买下改名为‘随园’。以袁枚的经济实力,他买下后的‘随园’,可能只是当年曹家花园的一部分。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的范围,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活动现场,苗怀明教授带着江苏省红学会的众多成员,还有自发前来的市民,向纪念馆前的曹雪芹雕像深深鞠躬,并献上花束。“我们常说,南京的曹雪芹,世界的《红楼梦》,曹雪芹出生在南京,成长在南京,他笔下的《红楼梦》,正是‘一个南京人根据发生在南京的事,写下的一群南京人的故事。’”苗怀明教授举例,不仅是《红楼梦》中的家族,甚至包括一些人称上的方言,都有着浓重的“南京印记”。“书里写王熙凤是‘凤辣子’,‘辣子’就是南京方言。”

“让孩子从小了解南京,了解《红楼梦》,很有必要,更何况还有南大教授的讲解。”活动现场,带着孩子路过的市民王女士停下了脚步,听完了苗怀明教授的发言。“儿子刚刚上小学,肯定听不懂,但留个印象,以后我会带着他经常来!”当天,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还向鼓楼区天津新村社区风采歌舞团赠送了《红楼梦》书籍。

“能有这么多红学爱好者前来,阅读热情和学习热情令人感动。”苗怀明教授期待,能够有更多人阅读红楼,爱上红楼,加入红学传播的队伍,为“世界的《红楼梦》”贡献一份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王丽丽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