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一镜瞰延安·AI海报】苹果甜、光伏亮……这些产业有了“新花样”

来源: 光明网

2025-11-03 19:55:00

    【赓续星火 再启新程——一镜瞰延安】 

  作为红色圣地

  陕西延安在新时代

  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以产业振兴

  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如今的延安

  围绕特色资源与绿色发展理念

  培育出苹果、光伏、文旅、

  林下经济、蚕桑等多样化产业

  守住了生态底色的同时

  书写下乡村振兴的延安答卷

  随这组海报一起了解↓

  ——◆苹果产业◆—— 

  【一镜瞰延安·AI海报】苹果甜、光伏亮……这些产业有了“新花样” 

    延安苹果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已发展为当地的“金字招牌”。如今,延安苹果产业不再局限于鲜果种植,而是延伸出一条“种植+加工+品牌”的完整产业链。从苹果脆片、果汁、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到“延安苹果”区域公共品牌的标准化建设,再到果园托管、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的完善,一颗小苹果催生出大产业。 

    2024年,延安支柱产业——苹果产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种植面积保持在330万亩以上,产量突破5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更是达到551亿元……实现了从“卖鲜果”到“卖产品、卖品牌”的转变。 

  ——◆光伏产业◆—— 

  【一镜瞰延安·AI海报】苹果甜、光伏亮……这些产业有了“新花样” 

    依托广阔的屋顶资源与荒坡空地,延安大力推广“光伏+”模式,让绿色能源走进千村万户。无论是农户屋顶的分布式光伏板,还是荒坡上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在为延安带来清洁电力的同时,都创造着稳定收益。 

    因地制宜、多元协同、共建共享推进千村万户“光伏+”项目建设,让闲置屋顶变“阳光银行”、将屋顶“蓝板板”变增收“金罐罐”,探索出一条村集体、群众、企业多方共赢;生态环境、乡村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路径。 

  ——◆文旅产业◆—— 

  【一镜瞰延安·AI海报】苹果甜、光伏亮……这些产业有了“新花样” 

    作为红色文旅的核心目的地,延安不断升级文旅体验,让红色记忆与多元业态深度融合。除了革命旧址的保护性开发,还推出了红色实景演出、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红色文化;同时,结合黄土风情、乡村生态资源,打造了民宿集群、乡村旅游线路,实现“红色+生态+民俗”的多维赋能。 

    如今,革命圣地不再是书本中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集学习、体验、休闲于一体,可感、可触、可体验的综合业态。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让“诗与远方”在延安落地生根。 

  ——◆林下经济产业◆—— 

  【一镜瞰延安·AI海报】苹果甜、光伏亮……这些产业有了“新花样” 

    立足丰富的林地资源,延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从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到林下养殖生态鸡、蜜蜂,延安探索出多种“林+”模式,既不破坏森林生态,又能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绿色有机产品,更让农户多了一条增收路。许多农户通过参与林下种植养殖,实现了“顾家、务工、增收”三不误。如今,延安林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富民之路。 

  ——◆蚕桑产业◆—— 

  【一镜瞰延安·AI海报】苹果甜、光伏亮……这些产业有了“新花样” 

    在陕西延安,依托窑洞恒温恒湿的优势,农户发展窑洞养蚕,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提高了蚕茧品质。如今,延安蚕桑产业已从单一的养蚕卖茧,延伸到缫丝、织绸、蚕丝被加工等产业链环节,部分企业还开发出文创蚕丝产品,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以延川县为例,2025年计划养蚕1000张,预计产茧60吨,收入可达500万元以上。蚕桑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山区农户就业,还盘活了闲置窑洞资源,让这一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延安山区群众的“致富宝”。 

     

    部分图片元素由AI生成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统筹:曾震宇  制作:雷渺鑫  设计:赵鹏超

  参考来源:陕西省林业局、延安市人民政府、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