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藏在生活里的大国时刻

来源: 动静原创

2025-09-30 19:23:00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

  大国时刻,常以宏伟的叙事镌刻史册,它们是引领国家前行的关键节点,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推动着发展的巨轮破浪向前。

  但同时,这些时刻的意义也在于它们如春雨般无声浸润寻常百姓家——是航天技术守护着每一次出行;是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络,将天涯变为咫尺;是清洁能源的广泛铺设,让绿水青山与万家灯火和谐共生。

  因此,我们不仅要为那些激动人心的突破欢呼,更要珍惜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国力与温情,用我们的奋斗,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

  新中国走过76载,让我们一起找到那些生活里的大国时刻:

  一粒种子的重量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了题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该文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论文首次提出水稻杂种优势的理论,打破了当时遗传学界的传统观念,为后续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此,一粒种子迸发出千钧之力,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苍穹传来“东方红”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宣言,更开启了中国的卫星应用时代,为日后精准的天气预报、稳定的通信信号走入寻常百姓家埋下种子,让来自浩瀚宇宙的力量服务柴米油盐的生活。

   

  开放中国与“世”同行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这扇门的开启,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也让全球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从此,我们的购物车里有更多选择,企业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普通人的生活与全球脉动紧密相连,享受开放带来的繁荣与便利。

   

  大国技术为亲情提速 

  2008年8月1日,中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它重新定义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双城生活”成为现实。更快的速度意味着更高效的团聚、更广阔的工作机会和更丰富的休闲选择,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日常而从容。

   

  撕掉千年贫困标签 

  2021年2月25日,中国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最温暖厚重的大国时刻,它意味着近亿人口摆脱绝对贫困,无数人的命运因此改变。它兑现了全面小康的承诺,赋予了每个个体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奠定了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天堑化作通途 

  2025年9月28日,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大桥通车。它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沿线居民走出大山的希望之路,极大缩短了时空距离,让特产走出深山、游子便捷归家、旅游焕发新生,为偏远地区的人民铺就了一条通往富裕与幸福的快车道。

   

  贞丰融媒 汪贵宝 

  AI技术支持:贵州广播电视台网络运行部 

  记者

  曹浩 何璇

  视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