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青春华章|把青春热血融入江河碧波

来源: 现代+

2025-09-26 17:47:00

  从南通五山滨江畔市民观赛的惬意欢腾,到吴淞江畔“绿丝带”的蜿蜒舒展,再到南京新济洲湿地群鸟蹁跹的灵动画面——循着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的足迹,江苏大地上的江河湖海正以崭新姿态,诉说着水利事业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的时代故事,勾勒出民生幸福与水运国运相融共生的生动图景。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发展之基。曾经的南通五山沿江,工厂林立、灰雾弥漫,“晒被子沾灰”是居民吴湛记忆里的无奈;如今这里江清水绿,滨江体育公园成了苏超“第二现场”,长江江豚的“微笑”成了生态向好的“活名片”。从生产型岸线到生态型岸线的蝶变,从工业地带到城市客厅的转型,不仅是400多公里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的物理延伸,更是“把生态福利送到百姓身边”的民生实践。而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蜕变也令人惊叹:3668名居民有序搬迁,为野生动植物“腾”出家园,生物种类从1704种增至1937种,长江江豚数量翻倍,丹顶鹤、花脸鸭相继“安家”。这片“江中绿宝石”用蓬勃的生态活力证明,守护碧水蓝天,就是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治水兴邦,从来都是关系国运的大事。作为长三角“黄金水道”的吴淞江,正以一场总投资超150亿元的整治工程焕发新生。这项横跨苏沪、关乎太湖流域防洪安全的重大工程,不仅要将防洪标准提升至100年一遇,更要打造集“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生活”于一体的幸福廊道。从河道拓浚到枢纽扩建,从口门控制到桥梁改建,每一项工程细节背后,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考量,是“以水利工程护佑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当千年水道与现代水利技术相遇,当防洪安全与民生需求并重,吴淞江的新生,正是“水运与国运同频”的最佳注脚。

  江河奔涌,见证的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水波荡漾,承载的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江苏治水实践的背后,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是“把青春热血融入江河”的坚守。无论是守护江豚的细致,还是建设者筑堤修坝的坚毅,抑或是市民享受生态福利的惬意,都在诠释着“水利与民生相融”的深层内涵——治水不仅是工程建设,更是人心所向;护水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幸福传递。

  水脉连着国脉,水情牵动民情。站在新的起点,江河湖海的故事仍在继续。以生态为笔,以奋斗为墨,持续书写水利事业的新答卷,定能让每一条江河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江清水绿、人乐景美”的画卷在更多地方铺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灵灵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