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双向奔赴”,让东盟机遇“落地生金”
来源: 紫金山新闻
2025-09-18 20:40:00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当天下午,南京在南宁举办中国(南京)—东盟开放合作推介会,通过推介城市发展优势、签署多领域合作项目,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链接东盟市场,为南京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注入新活力。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南京将联动广西和南宁,深化“3+7+N”合作模式,搭建三个政府层面框架合作体系,在展会平台赋能、出海服务集成、贸易设施互享等7个领域密切合作,赋能更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推动与东盟经贸合作“双向奔赴”。
“南南”合作,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竞争力
东盟是南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广西是我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深化与东盟、广西的开放合作,是南京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机遇,也是借助区位联动、产业互补,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关键举措。会上,南京重点推介南京市开放发展环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情况。一批项目现场签约,包含政府战略合作、平台载体合作、重点企业合作等多个方面。
本届东博会聚焦“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主题,凸显“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这也给南京带来了深化合作的新机遇。
会上,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深化与东盟人工智能领域融合发展为导向,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重要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竞争力、市场辐射力和资源配置力。
比如,将探索构建“南京+南宁”的“南南”合作发展路径,通过技术联合攻关与场景创新融合,加速创新要素高效流动;构建市场联合拓展机制,依托联合招商与品牌推介,共拓东盟市场空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产业生态示范区。同时,在贸易协作高频交流、企业出海服务集成、创新示范案例应用、人才发展体系构建等方面建立友好合作。
多个采购项目签约,更多优质水果引入南京市场
广西是东盟水果进入中国的“门户枢纽”。上个月,首单“东盟出产、广西集散”的水果贸易在南京落地,从采摘到清关、抵宁仅用了7天。本次推介会上,又有多个大宗商品(进口水果)采购项目签约,将更多东盟出产、广西集散的优质水果引入南京市场。
现场,兴农优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与南京苏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东盟水果农产品的采购协议,年采购量预计2000柜次,约40000吨,销售额约10亿元。数果优链(泰国)有限公司与南京合昌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达成东盟水果农产品的采购协议,年采购量预计300柜次,约6000吨,销售额约1.5亿元,将为南京及周边百姓带来更多优质的榴莲、山竹、龙眼等产品。
此外,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乡村振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检计量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四方达成东盟进口水果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农产品进口等领域的合作,构建跨境物流供应链,合作拓展国内市场。
“我们将聚焦水果产品中的榴莲、越南椰青、青柚品种等,以南宁为连接点,利用南宁乡村振兴集团在东南亚水果产地优势,南宁海关政策优势,长三角市场和资金优势,打造华东长三角众彩市场等水果集散地,同时也把长三角市场需求汇总至南宁区域,打通东南亚—南宁—长三角物流链,满足长三角地区市场的需求。”南京众彩果品市场总经理虞国明说。
深度融入东盟“桥头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特色业务
“去年12月,苏豪与南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度融入东盟‘桥头堡’,成功打通了班列联运新通道、搭建了中药材贸易新平台、把握住了东盟生鲜水果‘入苏’新机遇。上个月,由南宁市、中国医保商会主办,五象新区和苏豪共同承办的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成功召开,通过南宁,与东盟的交际网越来越密、朋友圈越来越广。”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公司总裁陈述说,将立足南宁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前沿阵地,支持东盟方向特色接续班列开行,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特色业务,带动金属矿产、高端机电、中草药材、生鲜食品等优质产品双向流通、优势互补,惠及两国人民。
会上,中国制造网—广西外贸优品专区正式发布,将重点展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广西优势产业,通过全流程陪跑、海外推广与资源对接、一对一咨询指导、AI技术赋能等服务,助力广西优品行全球。
本次推介会,南京还专门邀请了东盟国家的贵宾参加。柬埔寨商务部副国务秘书斯维娜丽女士受邀参会,并参观了南京人工智能展,她对南京的产业升级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南京已经从传统制造变成了AI制造的时代,机器人做手术、机器人教学、AI做短视频等很多来自南京的产品和技术都让我印象深刻。”斯维娜丽说,希望柬埔寨能和南京在文化、科技、AI教育、制造业等方面进行新的合作,同时希望通过双方商务部门的合作交流,推动南京企业到柬埔寨投资。她还特别提到,建议南京和柬埔寨打造“智慧经济走廊”,推动贸易、电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面的发展,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柬命运共同体。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特派记者 黄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