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朝哪发力?怎样落地?“人工智能+” 加出怎样的未来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7 21:49:00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领域,“人工智能+”如何“加”得扎实?“加”得彻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朝哪儿发力,又该怎样落地?
十年一个新阶段
《意见》发布的时间是巧合吗?
回顾整个与互联网或人工智能接触的过程中,会发现好像每十年是一个坎儿。1994年,是中国全方位或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开始;2004年,我国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在世界上崭露头角;2015年,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25年,又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那么,这个时间是一个巧合吗?这份文件此时发布会产生怎样的意义?
“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在过去十年中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一个东西能被称为“某某+”的时候,这个技术一定是具备三个特点,也就是基础性、平台性、通用性。从应用到产业、从民生到学术,迎来了如今《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出台的非常好的时期。因此,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具备非常大的意义:
《意见》明确6大行动领域
为什么是这6方面?
它们合在一起基本上确定了以“人工智能+”来推动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形成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两个领域是在老百姓层面上,用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医疗、民生、养老等方面发展,这是第二层这两大领域主要的行动方向。
这两大领域反映“人工智能”如何能够在整体上,不仅帮助国内社会繁荣稳定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够把这些能力对外输出,形成很好的“南南合作”,能够在人工智能作为国际公共品对全人类造成福祉。
如何让更多人形机器人
从舞台走进寻常百姓家?
目前来看,从模型侧、数据侧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训练大脑、小脑的数据比训练常用语言对话模型要少很多,所以一部分数据来自应用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一个新的技术路线是,通过深层次人工智能合成机器人所需要训练的数据,这方面进展非常快,我对这方面的进展还是保持谨慎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