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第四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5 15:36:00

11月14日,第四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并举行颁奖典礼。

“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由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主办,上海译文出版社童书中心承办,并获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支持。大赛的历史可追溯至1981年陈伯吹先生设立的“儿童文学园丁奖”。

2021年末,为传承陈伯吹先生对儿童文学的热忱与期望,呼应新时代儿童阅读需求,在上海译文出版社、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以及陈星先生、周晴女士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正式创立,致力于发掘真正走进儿童内心的“新人新作”。首届大赛于2022年6月启动。至2025年,大赛已成功举办至第四届,投稿量持续增长,第四届共收到有效稿件1836篇,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大赛衍生的“陈伯吹新儿童文学桂冠书系”也逐渐树立行业口碑,为推动原创儿童文学繁荣、培育文学新人、满足儿童阅读需求作出了扎实贡献。

2025年10月,第四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评审工作圆满完成。本届终评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谈凤霞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阵容包括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毕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舒辉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以及一阅书院联合发起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岳乃红等五位专家。大赛延续了匿名评审的传统,坚持以文本为本、以文学性为核。评委们重点关注作品的完成度、艺术价值与读者适配性,尤其看重作品的创新意识与美学突破,同时亦强调其对当下少年儿童阅读心理与成长需求的真切回应。

上海译文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韩卫东先生表示,历经四年成长,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已成长为一项成熟赛事,为广大儿童文学新人提供了专业的创作舞台。展望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将以其深厚的出版功底为大赛护航,并重点发挥童书“出版+教育”的独特优势,将大赛打造为优质童书出版的“孵化器”,对获奖作品进行立体化开发与市场推广,让每一份才华都能找到广阔的舞台。

综合评审意见,荣获桂冠奖的作品为《写童话的人》(作者杨新晴),荣获佳作奖的作品为《驭鲸少年》(作者扎西达门)、《藏在老手艺里的童年》(作者符利群)、《亲爱的木果》(作者夏桨)、《栖书林图书馆》(作者王轲玮)。

桂冠奖获奖作品《写童话的人》是一部浸润着天真与诗意的童话诗,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探索精神。评委会认为:本作品在想象力的恣意飞扬与哲思的含蓄渗透间取得了精妙平衡,语言凝练而富有象征意味,营造出一个万物有灵、耐人寻味的奇幻世界。

佳作奖获奖作品《驭鲸少年》是一部向海而生的传奇故事,将奇幻色彩与巴瑶人的真实生活底色巧妙融合。评委会认为:本作品以无拘的想象勾勒出诗意而有力的海洋图景,更在传统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的深刻议题中,完成了对少年独特生命经验的深情表达。

佳作奖获奖作品《藏在老手艺里的童年》是一幅以空间叙事编织的、富含文化底蕴的江南小镇风情画卷。评委会认为:本作品以细腻饱满的笔触,让老手艺与手艺人鲜活可感,成功构筑了一代人的精神原乡,兼具生活的实感与文学的韵味。

佳作奖获奖作品《亲爱的木果》是一部结构精巧、文字清新的温情幻想小说。评委会认为:本作品以孩童独有的视角,诗意地讲述了如何面对生命的失去与成长,在真挚的姐妹情谊中,展现了文学抚慰心灵、疏解伤痛的力量。

佳作奖获奖作品《栖书林图书馆》是一个构思新颖、角色鲜活的“书籍有灵”的奇幻故事。评委会认为:本作品以独特的双线叙事,将阅读的魅力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融为一体,巧妙回应数字时代下实体书的命运,兼具趣味、深度与时代关怀。

深入儿童之间,为儿童创作出适宜他们阅读的作品,是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的初心与使命。秉承陈伯吹先生“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创办宗旨,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将接续努力,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事业添砖加瓦,为亿万少年儿童构筑一个书香童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