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诗歌爱好者共赴“酒神”之约,黄梵《爱越界的酒神》新书分享会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3 17:56:00
![]()
11月2日晚,黄梵《爱越界的酒神:现代诗漫谈》新书分享暨签售会在玄武湖畔举行。这场在“文学之都”南京的诗歌漫谈,作者黄梵与特邀嘉宾兼主持郭幸围绕现代诗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两位嘉宾结合创作经验,解析现代诗的核心议题:方言写作的诗学价值与文化记忆留存,策兰式造词的借鉴与精神共振,《蛇》中隐喻重构的实践;也探讨了中国诗人内在的幽微原型,以及从中年写作转变看语言态度的调整。
《爱越界的酒神:现代诗漫谈》聚焦于黄梵二十多年来关注的诸多现代诗问题,触及现代诗的全视野,涉及三十余个现代诗议题,小到生活中暗藏的诗意踪迹,大到诗在文明中扮演的角色,诗的技术与伦理等。黄梵通过抽丝剥茧的思考,深邃的直觉性洞察,以体贴精微的清晰表达,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启发性的看法,涉及现代诗成熟要面对的种种难点。
![]()
郭幸分享了自己的第一手阅读体验,在黄梵的世界里,诗歌是可以谈论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评论,就像饭菜一样,并不是只有美食家才可以点评。“黄氏诗学”强调了感知诗歌内在能量的重要性,看到了理性的局限,探讨了高度秩序化的当下,如何唤起抒情的回归,拥有“诗心”到底可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用“新眼睛”看待“旧事物”。书中的观念经历了数度整理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以漫谈的方式呈现。书名“爱越界的酒神”,既包含理性秩序,又包含感性冲动,融合了感性和理性的元素,抵达诗性的恍惚。
针对书中策兰以犹太身份试图清洗母语的尝试,普通话同样令我们“忘掉”了故乡的诸多事物,郭幸发出提问,面对诗歌中的方言写作应持有何种态度?黄梵则指出了使用方言写作的困境,母语和方言之间的隔阂,以及方言与母语的相互关系。黄梵列举了诗人们对方言写作的尝试,如徐志摩尝试方言写诗的挫败,《繁花》小说中的沪语写作等。在诗歌创作中,黄梵强调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理性思考的平衡关系。意象对于中国的诗歌表达至关重要,能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触发身体反应,进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同时,诗歌与音乐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在第一时间要作用于感官,而后再去考虑其含义。
![]()
黄梵还与读者分享了中年写作的转变与感悟,他表示在中年写作的过程中,,作家们逐渐认识到事物的二元性和它们的含混状态,破除了非黑即白的观念,并开始用普通人的视角看待诗歌,允许自己写出不完美的一面并反思自己的缺点。这时也开始能够理解别人的缺点,并有了真正的同理心——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揭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中年带来的收获是写出有瑕疵的感情,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
新书分享会的最后还举行了新书签售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读者。不同于《意象的帝国》的入门导向,《爱越界的酒神》是黄梵多年写作的经验沉淀,引领读者走进现代诗的语言与心灵世界——以漫谈的方式呈现,更具有诗性,贴合诗人和评论家的演说风格,并体现了个人的审美需求。这场以“酒神精神”为内核的现代诗漫谈,在轻松与深度中撕开“诗歌不可说”的刻板标签,在金陵书香弥漫的深秋圆满落幕。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