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郭爽首部长篇小说《河上歌》出版:算法时代的狂野奏鸣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3 15:33:00

近日,实力派作家郭爽首部长篇小说《河上歌》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她以宏阔的时空跨度、深邃的精神探索与轻盈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一个有关天才、算法、反叛和寻找的故事。

在积蕴多年的长篇首作《河上歌》中,向来善于勘探个体精神世界的郭爽,再次用标志性的轻盈笔触书写那个永恒的命题——在技术理性席卷一切的时代,个体如何寻找自我、安顿心灵。

逃跑的做题少年,掀起全球算法风暴

《河上歌》的故事开始于1998年,热爱数学的少年连思齐和席德,两个来自小地方的叛逆“做题家”、家庭暴力与应试系统下的逃跑盟友,在南方的茂密河谷中结为挚友,未曾料想他们将共同经历怎样的波澜人生。这波澜不仅来自外部现实,由规则与反规则、算法与财富,以及怪物般的现代性所构建和操纵,让他们体味失败和背叛、成功和崇拜,更深深地内在于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意味着这两个极为相似的男孩,特别是非凡的数学天才连思齐,将走上一条怎样孤独又奇崛的心灵探索之路。

在密不透风的教育和家庭压力之下,少年时的他们一同去往丛林与河流冒险,一同离家出走,但两个伙伴的至交被一次意外死亡事故打断,他们从此背负秘密,各自漂流。连思齐辗转世界各地,做苦力、掷骰子、写程序、混迹芯片工厂,等到再次与席德会合时,他们一同造出的虚拟币矿机算力顷刻之间震撼全球。然而,就在巅峰时刻,连思齐与席德双双失踪。他们的消失,与少年时的那个秘密有关,也与他们内心深处的搏斗和寻觅有关。

“人心可不可以测算?用常识判断,自然是不能。但对他来说,旷日持久地在数学抽象的国度里苦行,也许就是为了这样面对不可测之物时,终于可以不选择掉转头放弃。如果知识和智力的极限是无限接近不可测,那所有的推演将显出事实的痕迹。”

《河上歌》所书写的,是一个中国数学天才的心灵史,两个互为镜像之怪人的精神奥德赛。他们同现实的规则抗衡,与心中的暗影搏斗,在行过死荫之地后,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一场找回自我的内在跋涉

“去经历,去生活,然后才有独一无二的自我。”在数学天才、算法精英的故事背后,在冒险、悬疑、失踪这些元素背后,《河上歌》所探讨的是一个更具普遍性,也更接地气的问题:当外在坐标纷纷失效,一个人如何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如何安放真正的自我?

《河上歌》的主人公像是许多人的缩影。郭爽清晰地揭示:技术的胜利,并不能直接带来内心的平静,生命中有一些难题存在于代码之外。连思齐从故乡小城的河流滩涂到大洋彼岸的密西西比河,从云南、深圳到西雅图、伊斯坦布尔,地理坐标不断转移,财富与名望逐渐积累,但终极性的问题一再在他的头脑中敲响。这个数学天才经历背叛,与好友席德结盟、分离又再次结伴,他在家人、朋友、爱人之间兜转,曾以为公式可以计算一切,也曾认为金钱可以改变所有,但最终,他发现一场精神性的跋涉不可逃却,必以头破血流的思考,才可抵达爱与自由。

《河上歌》中,连思齐和席德正如两只一次次俯冲的强壮的鸟,以一场“内在的跋涉”,从被外在规则定义,到试图用技术定义世界,最终回归对自我本源的探求。小说在家庭、社会、财富、欲望的多重幕布下,展演的是现代人如何在迷失中寻求,如何通过心灵的“苦工”完成蜕变,找到生命的“锚点”,获得真正的安宁。它启示读者,去寻找“独一无二的自我”,这是在任何时代,尤其是高速变化的今天,个体确立自身价值的根本路径。

身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实力派作家,郭爽已凭借《肯定的火》《月球》《我愿意学习发抖》等中短篇作品收获了一众奖项,如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新人奖、《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作家奖、山花双年奖·新人奖、“金短篇”小说奖、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等。当她编剧的电影《草木人间》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时,人们看到了她叙事疆域的进一步拓展。

《河上歌》作为郭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其创作视野与叙事野心的一次飞跃。一方面,她延续独特的文学风格,以轻盈之笔探索历史与当下、自然与心灵,描绘变迁时代中的个体精神图景;另一方面,《河上歌》在叙事容量、时间跨度和思想深度上有着明显的突破,以复杂的叙事结构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而悬疑等类型元素带来的紧张节奏,又与文学诗意和哲学思索完美融合,使其既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亦是一次丰沛的审美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