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潜伏英雄”吴石的传奇人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6 16:33:00
1943年中秋,何遂为虚岁50的挚友吴石写下《百字令》:“收拾乾坤归腕底,吾辈固应如是。多少英雄,古今人物,去去长江水。”
“收拾乾坤归腕底”,纵览吴石传奇一生,他当得起这句诗。近日,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播,让人们的目光再次投射到他的身上。
参谋奇才
吴石天生奇才,八岁随父亲上课旁听,就显露出“过目成诵”之能,其“记忆力之强,遂震惊侪辈”。
吴石若在文化上用功,也自有一番大成就。这也是父亲对他的期望,为其取名“吴萃文”即有其意,但年纪稍长,他因慕黄花岗起义烈士事迹而投笔从戎,后就读保定军校与留学日本,均得以第一人卒业。在保定军校,吴石毕业考,力压800多名学员,名列榜首,获誉“吴状元”;在日本,他忠慎勤清,绝无一息偷安,朋友多以“十二能人”视之。所谓“十二能”,因其娴熟中外兵学,通文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会英语、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
吴石长于搜集资料、筹划作战、培养军事人才、著述军事书籍。1934年,吴石回国即参加参谋部第二所一个研究日本及收集情报的机构。他广泛搜集利用日本报刊杂志等各种材料,历时三载汇编成《参二室蓝皮本》,成为对日政策的决策依据。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几乎每周都要召他备询。
在日本,吴石就撰有《最新军事航空述要》一书,回国后,更撰写《兵学辞典》《孙子兵法简编》《克劳什维兹兵法研究》《左传兵法》《历朝武学集解》《抗日新战法》《新国防论》等10多部军事理论专著,流行于军中。
在实战方面,吴石也表现出参谋奇才本色。1939年,他向苏联情报人员通报了日军动向及排兵布阵等情况,助力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中全歼日军第一坦克师团,粉碎关东军北上进攻苏联的企图;在1939年底的昆仑关大战中,吴石负责拟定对日作战计划。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王牌第五师团。
发来了哪些情报
自1916年入伍后,吴石从见习排长做起,到1945年,已是军政部主任参军。
抗战结束后,吴石不满国民党“五子登科”式的“劫收”,多次发出“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的喟叹。
上海俭德路2号何宅,在这里,吴石秘密会见了中共中央上海局负责人刘晓。周军提供
经同乡、挚友何遂牵线,1947年4月,吴石在上海愚园路1293弄俭德坊2号何宅内秘密会见了中共中央上海局负责人刘晓,毅然决定投身到“为人民解放事业”中。
潜伏期间,吴石立下无数功勋:
淮海战役前夕,好友吴仲禧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被派往“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服务。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的参谋长李树正是吴石的学生,行前,吴石写了封介绍信给李树正。有了这封信,李对吴仲禧毫无保留,亲自带他到总部的机要室观看作战地图,地图详细标明了东起海州、西至商丘的整条战线部队的驻地、番号、兵种等。吴仲禧暗中把这些重要机密记录下来,传至后方。这些情报对于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关键作用。
渡江战役前,我军急需敌军江防情报。吴石将一组绝密情报亲手交给何康(何遂之子),其中有一张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图上标明的部队番号竟细致到团。解放后,三野参谋长张震曾两次向何康提及,这组情报对部队渡江作战帮助很大。
1949年5月,吴石提供了蒋介石在京、沪、杭解放后的“全国作战部署”,还包括蒋介石在台湾及东南地区的部署、国民党军在福建省的战斗序列等绝密情报。这些情报为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乃至福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到台湾后,吴石传回的情报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配置图》《台湾岛各战略登陆点地理资料分析》《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五个“勘乱区”负责人及十五个“重点游击根据地”负责人的资料等,都是当时大陆急需的重要机密情报。毛主席看后异常高兴,叮嘱有关人员“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呀”。
行刑前,吴石等人被准许写遗书。
吴石在就义前。周军提供
身后事
吴石是1946年8月16日赴台的。在当年4月3日,吴石专程从福州到南京大学经济系看望23岁的儿子吴韶成。分手前,他将仅有的20美元给了儿子,这是父子俩的最后一面。吴石赴台也没有带走他的长女吴兰成,当时她在上海第一医学院读书。
到台湾后,吴石以“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进入国民党军事机构最高决策层。
1950年1月29日晚,国民党保密局人员在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住处蹲守,虽然最终让其逃脱,但特务谷正文在蔡孝乾住处的记事本上发现列有“吴次长”的名单,推断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与中共脱不了干系。3月1日晚,吴石被捕。
吴石在保密局监狱度过了3个月零11天。期间多次遭受严刑拷打。他知道,自己是走不出这深牢大狱了,所以他在《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的背面,断断续续写下两千字遗书。
遗书中既有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又有对夫人的愧疚,还有对儿女的不舍。遗书最后他写道:“十余年来风尘仆仆,又因抗战八载以迄于今,戎马关山都无闲逸之境,致读书养性功夫,大大欠缺,而有今日失足。夫复何言,夫复何言!”
行刑当天,台湾当局准许他留下遗言,吴石当初写诗一首,这也是吴石在遗书中所留的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遥遥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1950年6月10日下午,吴石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吴石就义地,台北马场町。周军提供
当年随吴石赴台的次女吴学成,当时年仅16岁、幼子吴健成方才7岁,在吴石就义一周之后,他们就被赶出家门,幸有吴石部下、同族侄孙吴荫先侠肝义胆,不惧牵连,收留了他们。而吴石夫人王碧奎被关押到1950年秋才出狱。
后来,吴荫先携吴学成、吴健成姐弟,到台湾军法局申领了吴石遗骸。得到批准后,他们将遗体领回火化,把骨灰寄放在台北郊区寺庙中。
1977年,吴健成台大毕业,留学美国,后将王碧奎也接到美国生活。
1991年,吴学成与其丈夫夏金辰把父亲的骨灰从台湾带回哥哥吴韶成所在的郑州。1993年,王碧奎在美国逝世,骨灰也被带回国。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遵照二位故人的遗愿,把他们合葬于北京西山福田公墓。
随着《沉默的荣耀》的热播,关于吴石的故事也被网友翻出,但泥沙俱下,多种说法有误。
有人称,吴石代号为“密使一号”,这一说法流传甚广,但没有任何依据。也有材料称,吴石是中共特别党员,事实上,吴石并没有加入过中国共产党。
在某些网文中,有人提到,毛泽东看到吴石传递来的情报后,赋诗一首:“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但据考证,这首诗作也非毛泽东所作,作者另有其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整理报道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