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双节同辉·非遗映杨柳”国庆中秋江宁非遗活动启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1 20:01:00
金秋送爽,桂香馥郁。2025年10月1日,由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江宁区非遗保护中心、江宁区非遗展示馆承办的江宁区“十一”非遗系列活动之“双节同辉·非遗映杨柳”非遗展演活动,在江宁区民俗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广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也是2025“茉莉花开·与宁共赏”主题系列文化文艺活动之一,活动以家国情怀为底色,以非遗传承为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与互动体验,在家门口为老百姓奉上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特色的文化盛宴。
上午10时,气势恢宏的开场舞《领航》震撼登场。舞者以跃动的节奏与飞扬的衣袂,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瞬间点燃全场热情,为国庆佳节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童心颂祖国,朗诵传递赤子情。九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齐声朗诵《清晨去广场看升旗》,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古宅院落。他们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引发全场观众的深深共鸣。
经典旋律接连唱响时代强音!《我和我的祖国》激昂嘹亮,抒发深沉家国情怀;《十五的月亮》温婉动人,勾勒出月圆人团圆的中秋意境。两首经典歌曲接连唱响,成为连接情感与节日的动人桥梁。
非遗舞蹈《江南鱼灯舞》轻盈流转,光影交错间尽显水乡韵味;民俗舞蹈《风吹稻花香》则以欢快节奏演绎丰收喜悦,将农耕文化与舞蹈艺术完美融合。
“弦墨共辉映·月满人长圆”创意表演成为活动亮点。琵琶琴音清越,书法笔墨酣畅,两种非遗技艺隔空对话,生动诠释东方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意境。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非遗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巧妙融入了趣味性与知识性,观众踊跃参与抢答。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观众们纷纷踊跃举手抢答,问题涵盖江宁本土非遗的历史渊源、中秋习俗等多个方面,答对者喜获非遗文创礼品,现场气氛热烈欢快。
午后时光,古村落化身“沉浸式非遗文化课堂”,书画非遗体验在茶室内开展,参与者执笔描摹丹青妙谛,孩子和家长共同在扇面上大胆创作,书画家张光仙先生传穿梭其间悉心指导,期间欢声笑语不断,让古老文化技艺焕发新生机。众多游客表示,这种“可看、可学、可玩、可体验”的模式,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链接。
根据安排,本次活动自10月1日持续至10月6日,期间每天下午14:00,江宁区民俗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现场设置了包含书画、南京金箔、古籍修复、螺钿、剪纸、面塑在内的6项非遗传统技艺体验活动,同时,10月6日当天设有中秋研学和国风游园会,感兴趣的观众可以根据课程及活动安排前往体验,一起在现场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苍茫,杨柳村青砖黛瓦间回荡着时代的歌声,石板路上流淌着非遗的韵律。这场始于非遗、归于民心的文化盛会,不仅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文化动力。正如一位老者所言:“老房子有了新故事,老手艺迎来了年轻人,这才是咱们中国人节日的味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