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何建明:《如诗的大地》以诗一般的鸿篇讴歌70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16:54:00
9月25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的报告文学新作《如诗的大地——新疆70年纪事三部曲》也出现在了大会现场。“好多朋友已经给我发了喜信,我非常高兴,一方面我感动于新疆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图卷,另一方面这部作品确实是耗费了我极大的心血。”25日中午,何建明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访,分享了这部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年报告文学新作背后的故事。
这几年来,新疆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这里的美景、美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来自新疆的作家、讲述新疆故事的文学作品、影视剧作品关注度同样很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即,我作为一名作家,自然而然地就非常想要去看一看新疆,写一写这片土地的故事。”何建明前前后后花了好几年时间,用脚步丈量新疆广阔的土地,积累了大量采访素材,“这部作品非常难写,但总算是完成了。我认为这是我写作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我把它称为登顶之作,是我自己文学生涯的一个高峰。”何建明用三个“难”字来形容此次创作的漫长经历:一是难在新疆地域之广,包罗万象;二是难在70年跨度之长,日新月异;三是难在新疆70年发展历程的丰富性。“我从来没有这么难过,但我也从来没有写出过这么好的架构。”《如诗的大地——新疆70年纪事三部曲》共50万字,分“史篇”“诗篇”“史诗篇”三大部分。全书以“史篇”回溯奋斗征程,以“诗篇”唱响时代华章,以“史诗篇”展望未来图景,凝结成一部融历史、文化、自然、人文于一体的宏大叙事,描绘出各族儿女携手同心、共建家园的立体、真实、温暖的新疆画卷。
正如本书的标题,新疆是如诗的大地,何建明用如诗如画的文字描摹他所看见的新疆之美,“美”是这部作品的一个追求,“不管是排版还是内容写作上,都要有新疆特色,都要美,要有文学性,有现代性,这都是我着重考虑的,其创作的难度也就在这一点。”在新疆采风的这几个月,给何建明带来深深震撼的不单是新疆摄人心魄的自然风光,新疆的人和发展更是给他带来了心灵冲击,聊到在采风中有没有什么令他印象深刻的瞬间,何建明不假思索地说:“那太多太多了,可以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这样心灵冲击的时刻。”他以可可托海举例,可可托海如今是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风光迷人,时间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曾因矿而兴,可可托海矿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史上功勋卓著,在“中国第二寒极”,冬季-40℃的矿区,英雄的可可托海人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需要紧紧连在一起,百余名矿工夜以继日开采矿石,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尖端原材料。“他们都是无名的英雄啊,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知识分子在这里前赴后继。包括像独库公路,当时我所在的部队为修筑这条路,前后有近两百人牺牲,当我触摸这片大地,触摸战友们冰凉的坟墓时,说实话我的眼泪止不住。”何建明出身军旅,在本书的“天路”部分中可以看到他浓浓的“军人情结”,直到如今,在昆仑山上守护边疆依然是极为艰苦的,“这些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的事迹,在新疆随处可闻。数百万兵团人,他们一代又一代人在沙漠戈壁垦荒种地,守护边疆,其事其人,你听后、见之怎可能不动心?”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如诗的大地——新疆70年纪事三部曲》题材重大且视角独特;格局宏大,结构复杂,体现了作者驾驭大题材的能力。书中情感真挚,充满激情,展现了对新疆深切的关怀与思考。“新疆的故事要讲给全国人民听,讲给全世界人民听,不单单是看到我们新疆的山美水美,更要看到人美、精神美、国家政策美,让世界了解新疆,今天的新疆是奋斗出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走过来的,七十年的历程,正如中国发展的历程,正如我们民族一步步往前走的历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视频 沈昭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