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六百年的对话,国内首部“昆曲+文旅”非遗短剧《玉见梁辰鱼》南京路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4 10:59:00
9月23日,国内首部“昆曲+文旅”非遗短剧《玉见梁辰鱼》在南京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举办路演。这部由昆山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牵头,联合昆山传媒集团、云耕文旅出品的13集作品,以“古今对话”叙事和“科技+文化”表达,为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提供新范式。
剧情聚焦明代昆曲大家梁辰鱼(昆山高新区唐龙村人)穿越至现代,与科研工作者高玉见携手破局、共同成长的故事。总导演吴桐称,这既是跨越六百年的对话,也是昆曲与现代文明“破圈”融合的实验;昆山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张浩表示,项目旨在深挖本地文化IP,呼应“玉见高新”品牌,用微短剧触达年轻群体。
创作上,该剧创新融入AI、量子纠缠等科幻元素,同时邀昆曲专家把控唱段、身段细节,以双线叙事、画面闪回等现代视听语言,让科幻服务于文化表达。监制阮洋介绍,角色采用“镜像式”塑造:梁辰鱼扎根历史,凸显与父亲的人生选择冲突;高玉见映射当代青年困境,二者精神共鸣让穿越叙事更有深度。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要被当下的人能够接受。”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在分享中表示,“如果你把600年前的观众给我找出来,我一定演600年前的昆曲给你看,可600年前的观众已经不在了。”他认为,通过AI技术等高科技赋能,昆曲可以更顺畅地链接当下,让青年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项目,该剧全程取景昆山高新区亭林园、大渔湾、奥灶馆等实景,打造“看剧—打卡—体验”的线上线下流量闭环,未来还将推出主题市集与文创产品。昆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巫继东期待,该剧能推动“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南京艺术学院许波教授认为,该剧标志微短剧从1.0向2.0升级,突破传统题材局限;资深媒体人王晓映则指出,“国家队”入场让微短剧在高触达基础上,实现了内容的系统化、精品化。路演现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员还带来昆曲身段互动表演。
据悉,《玉见梁辰鱼》将于9月26日起先后在央视频、江苏卫视、爱奇艺、优酷等多平台全集上线,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同步开设播放专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