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MM三人行|“生万物”到底长出了什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7 22:41:00

追了这部剧,印象深刻的是,《生万物》中关于 “土地” 叙事的刻画,以及农民对土地深沉的情感联结,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现实底色与人文温度。剧中对土地的呈现,并非停留在 “背景板” 层面,而是融入角色的生存选择与情感寄托。 

 

“生万物”到底长出了什么

比如绣绣与大脚婚后守着自家田,春耕时弯腰插秧、秋收时挥镰割麦的场景,没有刻意渲染艰辛,却通过 “天不亮就下地”“雨天抢收粮食” 等细节,展现农民对土地的 “依赖”,土地不仅是谋生的根本,更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底气。

这其中还有年轻一代和老人对土地的不同理解,两个“老抠”封二和宁学祥都对土地以及粮食有着近乎偏执的爱好,宁学祥认为土地不能种丹参,但绣绣则要开拓,让土地产生更多价值。

村口的天牛石不语,只是看着这土地上来来往往、生生不息的人们,日复一日地辛劳耕作、休养生息;绣绣买下的独角牛勤勤恳恳,一如这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默默开垦着自己命运的一方土地。

当然,剧集对女性命运的调亮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争议。适应当下观众需求的“先婚后爱”戏码被放在绣绣和大脚,以及银子和地主老财宁学祥身上,调亮了剧中女性角色的人生:绣绣遇到了人生真爱,银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和稳定的生活,她们的境遇没那么悲惨,改编打破了 “女性必陷悲惨境遇” 的刻板叙事,让绣绣、银子的人生有了温暖落点。虽温暖却弱化了时代背景下女性可能面临的真实困境,剧情呈现理想化,与部分现实题材观众对 “深刻性” 的期待存在偏差,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让女性角色在土地主题中实现了从 “边缘” 到 “核心” 的转变。张楠 

 

农村剧还有人看吗?

在古装仙侠与都市爱情剧占据主流的今天,《生万物》这样一部扎根土地的农村题材剧集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勇敢的叩问:农村剧还有人看吗?

答案或许是复杂的。农村剧出过不少经典佳作,在表达上也追求情感共鸣与时代对话。而《生万物》播出后的市场反响并不及预期,它试图通过细腻刻画人物与土地的深刻联结,展现历史变迁中农民的生存智慧与人性挣扎,但也暴露了农村题材转型的困境,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而加入流量明星,演员表现冰火两重天,秦海璐饰演的费左氏无疑是全剧的高光,她将一位深受封建礼教束缚却又复杂矛盾的女性塑造得淋漓尽致。

此外,为了戏剧冲突,有些剧情改编,尤其是弱化了原著中对土地剥削的批判,引发了部分书迷不满。还有些剧情逻辑被指“悬浮”,如封大脚单枪匹马救人的桥段缺乏说服力,破坏了年代剧应有的真实感。

尽管如此,《生万物》在制作上仍不乏诚意,剧组在场景和细节上十分用心,实景拍摄了日照任家台、肥家庄等地,百亩麦田的丰收、暴雨抢收的紧张、春耕泥泞的真实等场景,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的鲁南农村。

在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的今天,只要我们对“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追问不曾停止,农村剧就永远会有其存在的意义。《生万物》或许未能完全实现这一目标,但它至少让我们重新看见了土地,以及土地上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孔小平 

 

可怜可悲又可叹的费左氏

看完了《生万物》,印象最深的还是秦海璐饰演的费左氏。这是一个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人物命运令人五味杂陈。

一方面,费左氏称得上是一个恶人,她为了费家所谓的祖宗门楣和贞洁名声,瞒着费文典和宁苏苏,连哄带骗的强行让两人结婚,强扭的瓜不甜,费文典和宁苏苏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巨大转变,两个本该拥有幸福的年轻人走向了并不幸福的婚姻。在费文典死后,宁苏苏与郭龟腰相恋,怀上了孩子,费左氏死守封建礼教,无法接受一女嫁二夫,下毒把宁苏苏、郭龟腰毒死,也给自己一碗毒粥结束了生命。

但另一方面,回费左氏的人生道路,很难真的把她当作一个纯粹的恶人,又会觉得她也可怜。剧中用几个片段展现了费左氏的人生回忆,她头顶红布瑟瑟发抖地进了费家的门,嫁进来才知道丈夫是个痨病鬼,没几日就去世了,她被迫操持夫家家业,养大费家独子,撑住费家的面子和香火。费左氏也有善良的一面,她为灾民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对手下的佃户们也比较宽松。

费左氏的性格是矛盾的,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善良人,她一生信奉贞洁和名声,最终却被自己坚守的观念所吞噬,结局令人唏嘘。沈昭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