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濒危剧种焕发新生,丹剧《凤先生》“三改三演”圆满成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4 20:08:00

8月23日晚,盱眙大剧院内掌声雷动,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丹剧《凤先生》在此完成“三改三演”验收演出。这部以丹阳籍艺术教育家吕凤子为原型的作品,既让观众深切感受到百年美育先驱的赤子情怀,更让丹剧这一濒危剧种在时代舞台上焕发新生。

大型现代丹剧《凤先生》由一级编剧罗周任文学指导、青年剧作家俞思含任编剧、一级导演童薇薇任总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董红任导演、丹剧作曲家邓彬任作曲。

验收演出当晚,该剧以精湛呈现赢得满堂彩。吕凤子坚守美育理想的精神与丹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全场,有观众表示:“凤先生的办学故事充满力量,丹剧让人眼前一亮,传统艺术在这部剧里真的活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剧目精益求精,江苏艺术基金特邀业内专家全程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一级艺术监督骆朗,安徽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李春荣,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教授胡佐,江苏广电总台高级编导、一级作曲郁洲萍,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一级演奏员迟凌云,凭借深厚专业积淀,从剧本创作、舞台呈现、艺术风格等维度“把脉问诊”。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监督部科长吴迪、温霖老师、包丹沁老师全程跟进监督,为剧目提质升级筑牢专业根基。

在“三改三演”过程中,主创团队精准发力,编剧俞思含围绕吕凤子“三办正则学校”主线深化剧本,梳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时代背景与人物命运的关联,通过优化剧情结构与逻辑,既清晰呈现吕凤子办学的人生轨迹,又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民国艺术教育界群星璀璨的群像风采,让历史厚度与人物温度相得益彰。导演董红聚焦舞台呈现优化,通过调整调度节奏与场景衔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串联起不同时期的办学场景,让时代氛围与人物情感更自然地传递给观众,增强了舞台叙事的流畅度与感染力。

经过多轮打磨,该剧实现全方位品质提升:剧本脉络更清晰,人物形象更立体,舞台调度更精准,舞美设计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吕凤子书画精品与正则绣艺术动态呈现,生动还原民国丹阳地域风貌。同时,主演许君峰的表演越发细腻传神,将吕凤子的儒雅气质与家国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丹阳独有的地方剧种,丹剧属全国稀有濒危剧种,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啷当”曲艺,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023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凤先生》自2022年首演以来便是丹剧复兴的“名片”,此次“三改三演”更以创新激活传统:全剧以“正则学校”为核心意象,用三场主戏加“楔子”的结构串联时代变迁,将吕凤子“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的教育理念融入剧情,既彰显历史深度,又对当下“双减”政策背景下的美育实践具有深刻启示。

从乡间“啷当”到舞台精品,从濒危困境到焕发生机,《凤先生》的蜕变离不开丹阳市丹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深耕。这个拥有60余年历史的基层院团,通过《啷当与你拉家常》《白蛇•泪落金山》等剧目持续探索,凭借《凤先生》实现从县级院团舞台到省级艺术殿堂的跨越,而此次“三改三演”则让这部作品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为濒危剧种“以剧目促传承”探索出新路径。

《凤先生》的艺术价值早已获多方认可,自首演以来斩获多项重量级荣誉:第37届田汉戏剧奖剧本奖·一等奖、江苏省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4年度江苏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2022年度江苏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2022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等,并于江苏大剧院参加2023年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闭幕式演出,于近日参加2025年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终评入围剧目展演,并多次在上海、南京、镇江等地巡演,成为展示镇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此次“三改三演”圆满成功,不仅是《凤先生》艺术质量的跨越提升,更彰显了江苏艺术基金助力地方戏曲传承的成效,为濒危剧种活态传承提供鲜活样本。未来,丹剧《凤先生》将带着打磨成果奔赴更广舞台,让吕凤子的美育精神与丹剧艺术持续传递,以精品剧目赋能地方文化传承,为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筑牢戏曲艺术根基,让传统文脉在新时代舞台上生生不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