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超江苏|梁溪琳琅书画院院长朱琳雯:笔墨与凤冠的双生花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1 16:59:00
【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激发全民书写热情,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8月20日,由言恭达担任学术总顾问、徐利明担任评审团主席的全民书法大赛“书超江苏”启幕。本期对谈的是无锡梁溪琳琅书画院院长、琳琅书画培训有限公司创始人朱琳雯。
梁溪琳琅书画院创立于2014年,创始人朱琳雯既是江苏省硬笔书协常务理事,也是一名非遗传承人,曾师从古典妆造大师杨树云,主攻凤冠技艺。书画院刚刚创立时,无锡专业书法培训机构并不多,十年来梁溪琳琅书画院已扩张了崇安、经开、新吴、清扬四个校区,回忆这十年来的创业之路,朱琳雯表示,能够获得这一成绩,关键策略在于口碑积累与精准定位,“创业初期,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都用心教学,第一批家长就像‘种子’,靠他们的认可口口相传,逐渐打开了市场。”
为了给学员们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朱琳雯提出了“专心、责任、耐心、效率”的企业理念,严格筛选具有教育热情与专业素养的教师,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耐心与责任心。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将“专心、责任、耐心、效率”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我自幼习书,深刻体会到了书法的魅力与价值,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也深深影响了我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员对书法的兴趣与热爱,引导他们感受书法的韵律美与意境美。”
拜师杨树云研习“凤冠制作”则给了朱琳雯更多关于如何让传统适配现代审美的启发:“或许可以通过凤冠这个视觉性强的载体,让更多人关注非遗,再联动书法教学,形成‘笔墨+凤冠’的文化传播闭环。”
除了面向孩子开发相应的课程外,梁溪琳琅书画院还特别开发了针对教师的书法课,朱琳雯早前曾提到“提笔忘字”是时代症结,“硬笔书法教育需要从技能培养向文化抢救转变了。”朱琳雯注意到,很多年轻教师板书能力退化,对此,书画院通过教师书法课提升教师书法水平和教学能力,“我们注重培养教师对书法的热爱与敬畏之心,让他们在教学中能够传递书法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将书法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作业批改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迭代,梁溪琳琅书画院的教学方式在传统书法教学的基础上也适应时代进行了创新。一方面,书画院采用“小班制+按龄分班”的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与指导,另一方面,在担任省硬笔书协理事期间,朱琳雯还将“及象格”专利工具、AI纠错等科技融入传统教学。“及象格”可以通过网格线帮助初学者找准汉字结构,避免因“结构歪斜”打击信心,但会在学员掌握基础后逐渐撤去工具,防止依赖,“我们当前正在考虑将凤冠数字建模或书法AI临摹等现代技术纳入课程。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与学习体验。”
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朱琳雯也指出不能忽视“手传心授”的工匠精神,“因此,在引入现代技术的同时,我们将注重保持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在体验现代技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价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