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中国传统音乐架起交流的桥,“丝竹音符”联合国音乐交流活动在南大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5 20:27:00

8月5日下午,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传出了阵阵悠扬的丝竹之声,古琴、扬琴、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奏响了经典的民乐旋律。在台下坐着的肤色、发色各异的观众们是2025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的学员,而在台上演奏古琴的也是一位蓝眼睛的“洋面孔”。

为纪念南大第十九届联合国职员中文学习项目,瑞士联合国职员、古琴演奏家大卫·埃文斯(David Evans)先生和国家一级演奏家、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唤教授共同发起了“丝竹音符”联合国音乐交流活动。召唤教授曾任江苏省演艺团音乐会指挥,屡获殊荣。大卫·埃文斯先生不仅担任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顾问,他还是伦敦幽兰古琴协会的成员。

“我与古琴结缘在五年前。”大卫·埃文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我还在成都,突然听到了很漂亮的音乐,我很吃惊想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我就看到了人家在弹古琴,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学古琴。”大卫在家里开始学习古琴,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了,在今天的音乐交流活动上,他演奏了古琴经典曲目《山居吟》,在演奏前,他还为学员们讲解了这首曲目的背景及伯牙绝弦的故事,“我现在还是一名古琴初级演奏者,但古琴给我带来了很大乐趣,我会一直坚持弹下去。”

虽然大卫自谦为“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通”,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相当浓厚,除了弹奏古琴外,大卫还会打太极,他加了个太极群,每天早晨六点半和群友们一块打太极,“我发现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很多有相通之处,比如我的太极拳师傅给我讲解动作时会说这个动作要像草书一样,我练古琴时也感到与练书法有相互影响之处,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在大卫看来,南京是一个“都有”的城市,“我的外国朋友问我如果要来中国,去哪个城市玩比较好,我会建议南京。这里有美景有文化有历史,如果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可以在南京待一两个星期,不仅看名胜古迹,也看这里人的生活方式,对理解中国会很有帮助。”

南京大学缪斯基金创始人申路也出席了音乐会。她特别介绍到大卫先生很喜欢中国文化。特别喜欢喝中国茶。他经常说起在联合国工作时,给工作伙伴泡一壶茶谈工作比捧一杯咖啡要有氛围和诚意得多。他也很喜欢南京,前些时候特意去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

联合国中非区域办事处孙民柱(Minjoo SON)女士参加了本次音乐交流活动,在南京的这几周时间她感到南京是一座非常有文化的城市,“我来到南京不仅学习了中文,也通过参观南京很多景点体验中国文化,我认为这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除了埃文斯先生和召教授外,本次演出还邀请了演奏古筝、笛子、古筝和其他独奏乐器的年轻音乐人才。音乐交流活动的另一位发起人召唤教授表示:“我们认为今天的音乐会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让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人了解中国独特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突出了中国传统音乐在对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