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

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59|钟期光上将的派克金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9 15:43:00

在溧阳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展厅中,有一支非常显眼的老式派克金笔。八十多年过去,黑色的质地,笔面有两道依然熠熠生辉的白金色套箍。

1940年6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部队北渡长江,与先期到苏北开展工作的叶飞、管文蔚、陶勇等同志带领的部队会合,组建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主要领导人不变,即陈毅、粟裕任正副总指挥,刘炎、钟期光任政治部正副主任。陈毅司令善于做统战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争取到苏北著名民主人士韩紫石(名国钧,江苏海安人,1857—1942)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的理解和支持。

1940年7月,受陈毅委托,钟期光副主任带着陈毅的亲笔信,从新四军姜堰驻地出发,来到海安县城韩老的寓所,受到韩老热情接待。钟期光开门见山,向韩老通报了苏北抗日的严峻形势,阐述我军对于抗日的主张、做法以及将来的打算,并相互交换了手头的情报,同时还就新四军在苏北的工作向韩老征求意见。钟期光思维敏捷,朴实无华,有礼有节,给韩紫石先生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初步印象。

1940年11月,刘少奇率领中原局工作人员到达海安,并在陈毅、朱克靖等陪同下,拜访了韩紫石。在韩公馆的广玉兰树下,刘少奇同他共同商讨抗日救国大计。会面后,韩紫石和陈毅谈了对刘少奇的印象:“胡服先生(刘少奇的化名)决非等闲之辈,在贵党内当不在君之下。”此后韩紫石常常于友人闲谈中,露出对新四军及共产党人的钦佩之情。他认为:“今后中国革命成功者必是共产党,因为中共深得民心也。”为了安全和工作方便,刘少奇同志就暂时住在韩紫石先生寓所内。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属各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钟期光为政治部主任。4月的一天,钟期光再次前往海安韩紫石先生家,向刘少奇同志汇报工作以及当前部队的一些情况。当时正好韩紫石在场,刘少奇叫韩老不要回避,两个人一起听钟期光汇报工作。韩老在听完汇报后,还应邀对新四军内部的工作谈了几点自己的想法。

钟期光临走前,紫石老人当着刘少奇的面,拿出一支崭新的派克金笔。他深情地说:“我都看出来了,你们新四军就是一所大学校、好学校,中国人民跟你们抗日,一定会取得胜利!你和胡服先生都是这个学校的好老师,哪有学校的老师连一支像样的钢笔都没有的?喏,这支钢笔,是我们海安商会公议、筹资买回来的礼物。今天,我就代表海安百万老百姓,送给你这个老百姓的亲人新四军了。”

钟期光再三推辞,表示新四军有纪律,作为领导干部指挥员,更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刘少奇说:“钟主任,收下吧!不要辜负了韩老以及苏北老百姓的一片心意和期望。”钟期光敬礼说:“是!”

1942年,正在苏北抗日前线指挥反“扫荡”的钟期光,辗转得到韩紫石先生逝世的消息,用这支派克金笔写下“石破天惊,民族之魂”八个字,作为对韩紫石先生的深切怀念。

钟期光将军去世后,将军的子女将派克钢笔捐献给溧阳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珍藏。

撰稿人:史剑云

以上资料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提供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