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

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55|朱爱秾烈士的皮箱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7 19:45:00

在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有一个皮箱,它的主人是——朱爱秾。朱爱秾,1918年生于常熟沈家市朱家宅基一户富裕人家,全面抗战开始后,她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斗争,任县委委员、妇女部长、梅南区委书记等。

1939年,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到徐市小学任教。在“民抗”的影响下,徐市镇上有二三十名青年组织了“求知社” ,朱爱秾也是其中一员,她与社友一起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

1939年4月,徐市镇妇女抗日联合会成立,她被推选为主任。这年下半年,因妹妹病逝,朱爱秾回到沈家市,在沈市初级小学任教。白天,在沈市初级小学任教,晚上,她配合民运干部,办夜校、教识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发动青年、妇女投入抗日活动,因而常常忙到深更半夜。

正当她全身心投入抗日斗争之时,在湖南大学读书暑期回家的未婚夫、表哥张祥麟找到她,动员她去上海报考大学,一切费用全由他家负担。朱爱秾的抗日救国之志坚定不移,她斩钉截铁地回绝了未婚夫的“好意”。其实她父亲正在苏北泰州李明扬部队一个团里当秘书,母亲曾以恳切的语气对女儿说:“你父亲也在抗日,我们到泰州去一样可以救国嘛,这样一家三口可以生活在一起。”她耐心地说服了母亲,不去泰州,坚持在本地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冬天,朱爱秾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朱爱秾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扑在抗日工作上。

1941年5月,当选县委委员,任妇女部长兼妇抗协主席。期间,她在《大众报》发表题为《妇运在常熟》的文章。她重视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尽力为妇女伸张正义。

1941年6月下旬,为加强对反“清乡”斗争的领导,朱爱秾被分配到梅南区兼任梅南区区委书记,成立了梅南区反“清乡”斗争委员会。残酷斗争中,她告诫党员,一旦被捕要严守党的秘密。面对日伪疯狂“清乡”,朱爱秾毫不畏惧,带领战士攻击敌人据点,袭击日寇汽艇,机智勇敢地打击敌人。10月初,朱爱秾在江阴遭日伪包围,不幸遇难。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给同志们以极大鼓舞。

以上资料由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