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

激情全运|“苏大强”跨越20年的“较劲” 江苏赛艇1金1银3铜创造历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2 15:33:00



11月10日,广东国际划船中心碧波之上,第十五届全运会赛艇项目结束了首日决赛争夺。江苏队打破东道主广东队的“强项神话”,男子四人双桨艇率先冲线,不仅为江苏省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斩获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后的首金,更完成了一场跨越20年的“较劲”。赛后四位来自江苏不同城市的运动员,引发网友调侃:“江苏‘十三太保’省内互不服气,省外出战却团结一致,苏大强果然名不虚传!”而随后女子四人双桨铜牌的亮眼战绩,一起为江苏代表团点燃首日开门红。

男子四人双桨项目夺得冠军

老带新稳摘首金

“目标本是冲击两块金牌,虽有遗憾,但孩子们的表现值得所有赞扬!”谈及赛事成绩,刘建教练的声音里满是欣慰与期许。回忆男队夺首金的瞬间,他依旧难掩激动:“全运会的竞争有多激烈,身在其中才懂。他们拼到最后一刻,发挥出了平日训练的最佳水平,这份坚持太不容易。”

在男子四人双桨赛艇项目中,张自毫、臧哈、张汉文和蔡鹏鹏组成的江苏队以4分12秒24率先冲线,四人默契协作、奋力挥桨,用速度与力量斩获开幕后首金。这场胜利,不仅打破了东道主广东队在该项目的“强项神话”,更完成了一场跨越20年的“较劲”。分别来自江苏泰州、徐州、淮安、常州的四位选手谈及这场胜利,他们直言:“竞技体育嘛,都是多多少少会较一点劲!”这份“较劲”,藏着一段跨越20年的渊源。

2005年南京全运会,广东队曾在江苏家门口拿下男子四人双桨金牌,如今第十五届全运会,江苏队远赴广州,在东道主的“主场基地”强势反击,硬生生“夺回了”这枚牵挂已久的荣誉。

“过了终点后,训练吃的苦都值得了!”这份坚持,蕴藏着队员们的默默付出。历经四年备战的劳累与压力,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老将”臧哈心中既有完成冲金任务的释然,更有给四年奋斗画上圆满句号的感慨。对于4分12秒24的夺金成绩,他坦言“尽在掌握”:“这个成绩我们在日常训练中早已练过无数次,看到对手的表现后,心里更有底了。”

作为团队中的老队员,臧哈深知四人赛艇的核心在于协作,更扛起了“老带新”的责任:“要把控水上训练的整体状态,洞察小队员的情绪波动,在他们面临压力、遭遇伤病时及时调整。”而“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这句朴实的口号,正是团队在高强度训练中彼此鼓劲的精神密码。夺冠后,臧哈那段被网友调侃“过于活泼”的庆祝动作,更是笑称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之前看其他项目的夺冠庆祝动作很帅气,就想着自己夺冠时也要这样表达喜悦。”

女子四人双桨项目获得铜牌

年轻“老将”蓄力成长

“作为专业运动员,冲击金牌、争夺第一是刻在骨子里的追求,我们这支队伍对自己的要求都比较高。”刘建教练的话,道出了江苏赛艇队的进取底色。相较于男队的稳健,江苏女子赛艇项目起步稍晚。本次全运会首日,女队四人双桨项目徐懿汐、丁佳雯、郑佳瑶、朱虹以4分38秒49的成绩为江苏代表团再添一枚铜牌。

在接受采访的间隙,女队获奖者郑佳瑶轻轻摸了摸另一位运动员胸前的金牌,坦言队伍原本瞄准的是金牌:“面对奥运冠军、亚运冠军等强手,发挥得不够好,有些遗憾。”

备战期间,她们也曾经历状态低谷,在本次全运会的预赛和半决赛的时候,女子四双的表现不是最好的状态,但“通过队员和教练员的调解沟通,决赛前做好了充分预案。”这支平均年龄不大的舟艇,没有太多老队员可以依赖,24岁的郑佳瑶已是队中“老将”。“我们都是年轻队员,经验不够,但互相打气、及时沟通,下一届全运会我们很有信心冲击金牌。”

创造历史佳绩,未来可期

本届全运会,江苏赛艇共11条艇36人参加10个项目的比赛,7条艇29人进入7个项目决赛,5条艇21人站上领奖台,最终获得1金1银3铜,创下江苏赛艇自行组队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亦是中心成立后的新巅峰。

荣誉的背后,是桨叶划破水面的千万次重复,是伤病与压力下的彼此支撑,是老带新的薪火相传。在教练刘建的眼中,队伍最大的收获远不止奖牌。“年轻队员在大赛中不畏强手、勇敢拼搏,关键时刻冷静沉着,能不折不扣完成技战术,还能灵活临场变动,这比金牌更珍贵。”他透露,接下来队伍的目标直指明年的亚运会,“希望能为国家输送更多赛艇人才,在亚运、奥运赛场上为国家做贡献”。而队伍中05后、06后的年轻队员们,更让他充满期待:“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撑起赛艇的一片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摄制 黄娴